訪問主要內容
熱門話題

做好人難,做富人更難

發表時間:

在法國稅務上有一個說法,叫做“財富外露”(signe de richesse extérieure) 。如果一個人的帳戶上突然存入一筆飛來橫財;如果你開一輛與你身份不符的好車;如果你冷不丁買了一棟高檔別墅,那你很可能會被法國稅務局盯上。不知是否因此,有錢的法國人總喜歡選擇-藏而不露。

廣告

左派自2012年5月6日上台以來,硬着頭皮一一落實其“劫富濟貧”的施政方針。給高金融交易上稅等政策推行起來比較順利。而向年個人收入百萬歐元的富人徵收75%稅收競選承諾,被看作是給法國經濟落井下石的壞政策。

為逃避這一高額稅收,名流紛紛放棄法國國籍的做法層出不窮。僅去比利時逃避高額稅收的法國人就高達2800人。這些逃稅人中有的不夠知名,所以躲過了媒體的追逐。而有的人卻成為眾矢之的。

代表左翼的《解放報》,去年8月在頭版刊登了時尚品牌路易威登老闆阿爾諾(Bernard Arnault)拎着皮箱“逃離”法國的照片。相關文章的標題是“富鬼-滾一邊兒去!”《解放報》對阿爾諾此般無禮如同重磅炸彈。贊成的人說,有錢的人也太不像話了,多交點兒稅都不行;反對的人說,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社會需要富人,因為想受“剝削”、需要找工作的人太多了。孰是孰非,眾說紛紜。

法國總統奧朗德聽說阿爾諾不當法國人了。他氣憤地在電視一台說:“阿爾諾應該意識到放棄法國國籍意味着什麼。”而《費加羅報》則批評左派政府這種挑起“仇富”心態是亂上添亂的做法。很多經濟學家也認為,在經濟陷入困境的當今,法國社會需要富人的投資。一時間,該不該“仇富”、富人該不該放棄法國籍的討論熱火朝天地展開。

曾支持奧朗德上台的名流諾阿(Yannick Noah)沒有受到媒體和輿論的鞭撻。1983年,諾阿曾是羅蘭∙加洛斯網球公開賽的冠軍。而立之年,他離開網球場涉足歌壇。短短幾年的工夫,諾阿一躍成為法國人最親睞的名人。而他和網球隊隊長弗爾熱(Guy Forget)共同成為瑞士人的選擇沒太引起公眾的批評。

而大名鼎鼎的德帕迪約(Gérard Depardieu)到比利時小鎮“逃稅”的消息卻被登在法國各大媒體上。法國全天候電視台BFMTV記者專門到德帕迪約逃稅的比利時小鎮內神(Néchin)做實地採訪。近來,德帕迪約還大張旗鼓地說,自己已經是俄羅斯人了。

一時間,贊成和反對收入斐然的德帕迪約到國外躲避重稅的討論吸引了不少公眾的視野。

應該說,以“劫富濟貧”形象上台的奧朗德在競選期間許下的向百萬富翁抽75%高稅的承諾是一項很不明智的舉措。但選舉成功的奧朗德在初期又不好做出“知難而退”的姿態,他在新年賀詞中仍表示了不改變初衷的決心。

2012年12月30日,法國官方公報公布了2013年政府預算草案。這項預算草案中的第八項條規忽然失蹤了。第八條款涉及什麼內容呢?他涉及到75%“富人稅”的稅收政策。

憲法委員會裁定,對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的個人徵收稅率為75%所得稅的稅收措施違憲。這一裁決是否意味着向富人徵收75%稅收的競選承諾要泡湯呢?

不論2013年國家是否將再向百萬歐元收入的富人開刀,法國現政府已給眾人留下不待見富人的不良印象。英國《衛報》在新年伊始的版面上批評奧朗德在經濟增長疲弱的新年賀詞中仍把減少失業大軍的承諾掛在嘴邊。英國記者說,奧朗德這是在霧中看花、水中撈月。

如果相信英國記者判斷的話,2013年對法國經濟來說將是困難重重的一年。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