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 空難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將採取一切措施完善飛行安全

2014年,可能是十年來民航史上黑暗的一年。首先是今年3月8號份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馬航370神秘失蹤,到目前依然沒有任何飛機殘骸的線索,接着馬航MH17航班7月17號在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被疑似地對空導彈擊中墜毀,23號台灣復興航空班機在澎湖失事,再到昨天失事的阿爾及利亞航班,共有超過700人遇難。面對空難不斷的局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周五指出,將採取一切措施完善飛行安全。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主席托尼 泰勒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主席托尼 泰勒 網絡照片 DR
廣告

法新社今天(7月25號)發自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消息報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負責人泰勒在一份通告中表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三起空難,大家自然會對飛機安全問題提出疑問,我們對那些空難的受害者表達尊重的最好方式就是盡最大可能性尋找飛機失事的原因,採取措施讓事故不在重演。泰勒指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首要任務就是安全問題,但儘管最近一星期以來發生的這些慘劇,人們還是可以安全的乘坐飛機旅行。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由世界上240個航空公司組成,佔全球總飛行量的84%。

路透社引述兩位知情消息人士報道,由於目前外界要求採取行動防止馬航墜機事故重演的呼聲漸高。聯合國下屬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下周將舉行一場全面的國際會議,討論航空公司安全問題,這是業內對馬航墜機事件作出的最為協調有序的反應

但兩位消息人士稱,鑒於國際民航組織對經營層面的影響有限,目前暫不清楚會議會達成什麼樣的舉措。

消息人士稱,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民用空中航行服務組織(CANSO)和國際機場理事會(ACI)將討論在屬於衝突區域的空域中各自能發揮的影響。

國際民航組織發言人稱,該機構在討論舉行一場會議,但還沒有證實。日內瓦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則拒絕置評。

兩位國際民航組織代表稱,馬航墜機事件在內部激起有關國際民航組織未來某天是否能提供風險提示的辯論,不過他們預計改變不會很快發生。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擁有對他們空域的最終控制權,他們或許不願意將控制力轉交給國際民航組織。

另具歐洲空中安全機構的統計,2013年世界上發生的17起空難造成224人遇難,儘管空中客流量達到30億人次,但2013年是2009年以來飛行飛行最安全的一年。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