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科技與傳媒

調查:法國人對媒體公正報道的信任度提升

發表時間:

法國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28日公布最新媒體信譽年度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法國受眾對各路媒體關於不久前的多起恐怖襲擊事件的報道感到滿意,而且無論是民眾對新聞時事的關注,還是對記者工作的信任,都在2014年出現提升,因特網的出現雖然拓寬了信息傳播的途徑,但民眾對網絡上傳播的信息仍然缺少足夠的信任。

科技與傳媒
科技與傳媒
廣告

這是《十字架報》連續第28年發布媒體信譽年度調查。從全年情況來看,法國人對媒體的新聞報道的關注度同比提升了7個百分點,他們對信息可靠性的信任度也出現提升。與此同時,公眾對新聞工作者的獨立性懷疑明顯減退,58%的受訪者認為記者難以抵抗來自政黨或權力部門的壓力,這一比例比上一次的調查減少了8個百分點。當然,今年的調查通過TNS Sofres民調機構在1月8日至12日間舉行。此時正是法國諷刺漫畫《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襲擊的次日,期間又發生了槍殺市府警察和劫持人質事件,這些事件對調查結果不無影響。但TNS Sofres強調,公眾與媒體關係已經連續兩年呈改善的趨勢。

從28年來的年度調查結果來看,受訪者始終認為最公正地還原信息原委的媒體是電台,電視媒體的受眾在80年代末一度超過了電台,但隨後便呈下跌起伏的趨勢,地位略次於電台,電台與電視的出現使報紙的受眾減少,但進入21世紀後,報紙的信譽得以回升,甚至超過了電視的信譽。該項調查自2005年起納入因特網受眾觀察,十年來,公眾對因特網信息的信譽呈明顯上升的趨勢,但其信譽度在最新的調查中只有39%,遠遠低於電台(63%)、電視(57%)和報紙(58%)。

連環恐怖襲擊事件顯然給各類媒體的發行都打了一濟強心劑。報紙發行量和視聽媒體收聽收看率都明顯增長。法國新聞電台France Info雖然尚沒有具體的收聽統計數據,但是,其網站的訪問量翻了五至六倍。不僅遭遇襲擊慘案的《查理周刊》劫後第一版一再增印,卻不斷售空,而且其他全國發行的日報的銷量也從平時的60萬份,增加到100萬份,與《查理周刊》合作關係密切的《解放報》有時銷量達到平日的五倍。長期關注媒體的歷史學家Patrick Eveno表示,這種現象只在巴黎解放時、或者阿爾及利亞戰爭或印支戰爭之後出現過。

《十字架報》在1月16日和19日期間,針對媒體在恐怖襲擊事件中的報道進行了補充調查。結果顯示,59%的受訪者認為法國基本上遵守了言論自由原則,但也有24%的人認為法律對言論自由的約束不足。64%的受訪者對媒體在襲擊事件中的報道表現感到滿意,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媒體維護了言論自由的原則,對更好地理解事件有幫助。

因特網作為信息傳播手段的信譽與上次調查相比,上升了兩個百分點,但從調查結果來看,公眾對新傳媒手段、尤其是對社交平台上信息傳播的不信任仍然十分普遍。近22%的法國人以因特網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這個比例在三年內猛增了10個百分點,但是,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肯定網絡傳播信息的可信度(39%),另一方面,對網絡信息可信度表示懷疑的人也呈增長的趨勢,從2009年的24%上升到了2015年的36%。而且,大部分通過網絡獲取信息者選擇的是紙質傳媒的網絡版,比如,《世界報》網站在恐怖襲擊事件報道期間,點擊率有時高達80萬。推特、臉書等社交傳媒上傳播的信息顯然尚難以說服更多民眾,只有13%的人表示相信社交平台上流傳的信息。網民顯然希望即時獲得相關消息,但希望獲得可靠、經過證實的消息。

公眾對媒體信任提升也對媒體提出新問題:如何保持這種信任?如何不辜負這種信任?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今年3月初將在巴黎舉行的媒體大會相信會有熱烈的討論。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