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馬來西亞成為亞洲伊斯蘭恐怖分子轉運站

發表時間:

香港亞洲周刊編輯肖維基先生介紹最新一期(2015年第6期)《亞洲周刊》的版面。

廣告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的封面專題是什麼?

肖維基:最新一期亞洲周刊的封面專題是:ISIS狙擊亞洲,馬來西亞成為恐怖分子轉運站。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狙擊亞洲,綁架日本人質,吸納韓國少年為成員,有三百多名中國人以馬來西亞為中轉站偷渡到中東的ISIS控制區參與“聖戰”活動。馬來西亞曾經截獲大批中國維吾爾族偷渡者,估計目前約有一百名馬國人身在中東參與“聖戰”。由於馬來西亞對許多伊斯蘭國家人民給予免簽證待遇,加上邊防疏漏,所以成為偷渡者中轉站,經馬來西亞飛往土耳其再轉往敘利亞的ISIS前線。

中國的偷渡者是利用什麼渠道前往中東參與伊斯蘭國的活動的呢?

肖維基:中國公安部在打擊境內西南邊境有組織偷渡網絡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情報顯示,部分偷渡者是在幕後組織的安排下,先到中國雲南、廣西、廣東等地暫作停留,由當地蛇頭接應偷渡出境,進入與中國接壤的越南、緬甸等國,再在境外蛇頭安排下經陸路、水路輾轉泰國、柬埔寨等地,最終大部分人員由馬來西亞、印尼兩國機場出境,飛抵土耳其。被捕的中國偷渡者都持有土耳其護照,參加IS聖戰的各國支持者也都是通過土耳其進入IS控制區,因為土耳其的邊防形同虛設。

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最近綁架日本人質轟動全球,這事件背後有什麼內情嗎?
肖維基:“伊斯蘭國”組織(ISIS)綁架兩名日本人質,其中一人已遇害,成為首相安倍晉三執政以來的最大危機。日本政府早就知道兩人被綁架,但一直隱瞞,除了暗中交涉外,更為了避免給當時安倍的大選帶來負面衝擊,而安倍訪中東支援反恐,更是火上加油。

最近連韓國也有少年被“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吸納,他還千里迢迢跑到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組織,這事件在韓國引起哪些反應?

肖維基:韓國十八歲金姓少年到了敘利亞參與ISIS組織,他之前透過互聯網聯繫的內容曝光。ISIS透過網絡視頻吸納“社會棄兒”,引起韓國家長警惕。專家指出,韓國政府必須要拿出有效的政策並開始行動,掐斷青少年和IS在網絡接觸的途徑,並在學校里向學生們開始對IS的危害進行教育,提高青少年對IS在精神上的免疫能力。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精彩內容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中國媒體人從記者、編輯變為商人,進入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領域,自行創業;利用微信公衆賬號等平台發布內容與政經分析,讓讀者或客戶訂閱;既跟資本博弈,也跟政治周旋,在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之間,要奪回被壓縮了的話語權。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