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書香世界

《美元圈套》:如何創富與避險

發表時間:

上周為您介紹的是台灣的一本新書《美元圈套》。作者王伯達就提出:過去的這十年只能說是美國長期榮景中的一個逗號,而非句號。全球的經濟、股市、房市、大宗物資又來到了關鍵的九局下半,中國與亞洲國家就跟當年的日本一樣,再度面臨瀕臨破滅的泡沫,這很可能會讓中國第一成為幻影。亞洲國家的處境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一直循著日本的模式在發展,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從九0後的失落中走出來,沒有從美元陷阱中逃出來。

人民幣與美元
人民幣與美元 Reuters
廣告

本書作者王伯達,現為《一周刊》等專欄以及《Money錢》「企業策略」專欄撰文分析台灣股市、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現況。具備證券分析師執照與多年國際企業併購財務顧問經驗,長年關注經濟與產業發展,曾發表許多具前瞻性及影響力的評論。2010年出版第一本書《民國100年大泡沫》(先覺出版),即獲選為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

作者在書的前言部分"我們還活在日本的陰影中"指出:
「九0後」這個名詞在中國的意思是指出生於一九九零至一九九九年的年輕世代,而這個世代在中國又有個別名叫作「小皇帝」,這是因為中國的一胎化政策,以及改革開放後的經濟成果,讓這個世代在一出生就擁有豐厚的資源,並過著優渥的生活。因此,「九0後」在中國無疑是天之驕子的代名詞;然而,若是從整個亞洲的角度來看,「九0後」其實反倒是一連串苦難的開始。

一九九○年日本的資產泡沫開啟了該國失落的二十年,同年在台灣也發生了萬點泡沫,而一九九七年則有亞洲金融風暴。作者在《民國100年大泡沫》一書中,曾經以外彙存底的角度來解析這三個資產泡沫的成因,表面看起來,除了外彙存底這個經濟數據之外,前述三個資產泡沫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連繫,然而,若我們將國際強權的角力、貨幣制度的變革,以及經濟發展的模式等變數納入這三個事件,大家就可以發現,亞洲會發生這些資產泡沫絕非偶然或巧合,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只是在跟隨著日本的腳步,走上失落的世代罷了。

亞洲國家的成長模式,不管是過去的日本、亞洲四小龍或是現在的中國,其實都是透過壓抑彙率,以及廉價的勞動力,來實現出口導向的經濟型態。在壓抑彙率的過程中,這些國家因而累積大量的外彙存底,而其中絕大部分的資產配置內容,則是美國國債以及其他的美元資產。這也是為什麼全球外彙存底存量前十名的國家,包括中國、日本及亞洲四小龍都名列其中,而美國國債持有國前十名則是包括中國、日本、台灣以及香港。這些亞洲國家為了經濟成長而壓抑彙率的模式,雖然獲得了短期的亮眼成績,然而卻也因此掉入了「美元的陷阱」。

什麼是美元陷阱?據作者分析,所謂「美元的陷阱」,指的是這些亞洲國家在經濟與彙率上,對美元的依賴以及其所可能產生的後遺症。這些國家仰賴美國的消費來驅動本國經濟成長的同時,不僅要壓抑本國彙率來維持美元的購買能力以及本國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外彙存底中也購置了大量的美國國債,讓美國這龐大的經濟機器得以繼續運作下去。亞洲國家輸出了大量的商品到美國,最終還得把這些錢透過投資美國國債的方式來維持美國的消費能力。從邏輯上來看,我們這些亞洲國家根本是用自己的錢買下自己的商品,並且創造自己的出超。美國用一大堆的美鈔與國債,說穿了,就是用一大堆的紙向這些亞洲國家換取實質的商品與資源。美國雖然沒有殖民的行為,然而卻是透過美元的陷阱,巧妙的把這些亞洲國家變成了星條旗下一個個的經濟殖民。

作者王伯達認為,美元的陷阱另一個顯著的癥狀就是「外彙存底的詛咒」,也就是外彙存底大量累積所引發的資產泡沫。作者在另一本書《民國100年大泡沫》中曾提出外彙存底的詛咒這個理論,作者發現,早在八0年代,就有台灣學者提出過這樣的看法。全世界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的華人,中研院院士蔣碩傑先生在其《台灣貨幣與金融論文集》中留下了〈外彙資產猛增引起金融危機之對策〉一文,並在後續的數篇時論中對外彙存底的累積提出了警告,無奈當時的輿論及台灣人普遍認為出超及外彙存底的累積是好事,因此這樣的建議並沒有被政府聽進去,後來泡沫也隨之破滅。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