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書香世界

里夫金筆下的未來:活着不僅僅為了工作 活着是為了娛樂

發表時間:

美國未來學者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他在他的新書《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提出改變人類未來生活的大趨勢。如果說,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動機來自於為滿足人類的需求,以及更舒適的生活環境,那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理念就是在喚醒人類的同理心與反思之後,再追求更友善的生活品質。總而言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必要性,源自於天然資源耗盡以及人類面臨地球溫室效應導致破壞生態環境可能帶來的浩劫,經過人類反思之後,所重新建構的新能源科技能力,以及如何保存、分享的新經濟模式,既可重新親近大自然又可良性善用資源,值得我們期待,並共創其可能性。

廣告

總而言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必要性,源自於天然資源耗盡以及人類面臨地球溫室效應導致破壞生態環境可能帶來的浩劫,經過人類反思之後,所重新建構的新能源科技能力,以及如何保存、分享的新經濟模式,既可重新親近大自然又可良性善用資源,值得我們期待,並共創其可能性。

里夫金認為,結合數碼科技、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人類將會有再一次的工業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

在本書中,作者根據自己幾十年來的研究認為,我們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石油世紀的最後階段,而根本的原因在於以石油為代表的化石能源危機,以及它所帶來的負債。

作者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需要五大支柱,缺一不可。一是轉為使用再生能源;二是將所有的建築都轉化為微型發電站,可以就地收集再生能源;三是在每一棟建築物以及基礎設施中使用氫和其他儲存技術,以儲存間歇性的能源;四是利用網際網路,將各大洲的電力網絡轉化為能源網路(energy internet),其運作原理如同網際網路(架構智慧電網〔smart grid〕,每個建築就地生產出少量的能源,多餘的電可以賣回給能源網路;最後,將所有的運輸工具轉型為插電式電動車及燃料電池動力車。

作者在書中提出,實際上我們已經開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進展:2007年,歐洲議會正式通過《第三次工業革命》提案,做為歐盟長遠的經濟規畫與發展的路線圖。里夫金在本書中說明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契機已經出現,他也描繪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後人類將如何過日子以及該注意的事項。他所參與的美國第七大城市聖安東尼奧的綠色商業規畫,在本書的第三章有很生動的敘述;里夫金用該市公營的CPS公司核電站危機個案,說明為什麼CPS公司最後放棄核電而開發再生能源。

台灣學者楊千在推薦序“預約未來:以地球綠色能源和以太陽能量為基礎的世界”中就認為,作者里夫金既是一個未來學家,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所描述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由於綠色能源的基礎是自然的、是以太陽為核心的,人類的生活將會逐漸地與地球的節律和週期相一致;人類將重新建立與大自然的聯繫,恢復地球的原貌。在這樣的世界裡,可以想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更相依合作了。以能量為基礎的世界,比較可能讓人類未來的生活進入烏托邦。

作者里夫金在他的論述還強調了一個概念:分散式合作。他用智慧電網作為例子,分散式的發電,合作式的分享。根據里夫金委託的一項研究,美國的能源效率近三十年來並無改善,他的數據顯示,美國過去三十年所使用的能源86%是被浪費掉的。人類使用熾熱燈泡時,大部份的電是變成熱而不是變成光。能源效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但如果是能使用智慧電網互通有無,透過分享,能源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而同樣的分散式合作的分享概念,也可以推廣到教育體系。為什麼同一時間、同一個主題有那麼多參差不齊的老師在教學呢?為什麼不能分散式合作呢?比如說,高一的數學有個老師是大家公認教得最好的,我們可以將他的教課過程錄下來透過網路分散到各校;有了好教材,各校老師可以有個指引,教學效果會更好。其實,許多對學習沒興趣的 同學是因為他沒有遇到一個好老師。

作者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後,許多製造業因為石油經濟衰弱、生產方式改變、實質生產力提升、與相對比較低成本的關係,許多工作機會將會迴流。雖然作者的許多顧問工作是在歐洲進行,但是他預測,美國失業率會改善。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想象,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由於分散式合作,人類可以擺脫功利世界的束縛與機械式的工作和生活,享受更大的自由與喜悅,娛樂的機會大大增加。讀里夫金的書其實也讓人很享受,更嚮往他所描述的未來世界的生活  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工作,活著是為了娛樂。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