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中國/科技

美空軍前技術官員:美國已經在AI方面輸給了中國

美國空軍前第一任首席軟件官尼古拉斯·沙朗(Nicolas Chaillan)在英國《金融時報》10月10日刊登的採訪中表示,他在一周前從國防部離職是為了抗議美國軍隊技術改造的步伐緩慢,也是因為他不能忍受看着中國超越美國。

採用AI技術的人臉識別
採用AI技術的人臉識別 © 法新社圖片
廣告

沙朗在採訪中稱,美國未能對中國的網絡和其他威脅作出反應,使他的孩子的未來處於危險之中。他說,“我們在15到20年內對中國沒有競爭性的一線生機。現在,這已經是敲定了的事;在我看來,它已經結束了。”他補充說,有 “充分的理由感到憤怒”。

報導稱,現年37歲的沙朗曾在過去3年中參與美國國防部整體提升網絡安全的努力,並擔任美國空軍第一任首席軟件官。他認為,北京正走向全球主導地位,因為其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網絡能力方面取得的進步。他認為,這些新興技術對美國的未來影響,遠比諸如F-35第五代戰鬥機等大預算硬件項目更為關鍵。

沙朗說,“是否需要一場戰爭是一種傳聞。”他認為,中國將主宰世界的未來,控制從媒體敘事到地緣政治的一切。他補充說,美國一些政府部門的網絡防禦措施處於“幼兒園水平”。採訪中,他還指責谷歌公司不願意與美國國防部在人工智能方面合作,以及對人工智能倫理的廣泛爭論拖了美國的後腿。他說,相比之下,中國公司有義務與官方合作,並且正在對人工智能進行“大量投資而不考慮道德問題”。

沙朗說,他計畫在未來幾周內向美國國會作證,說明中國對美國主導地位的網絡威脅,包括在機密簡報會中。他承認,美國在國防支出方面仍然比中國多出三倍,但他說額外的現金並不重要,因為美國的採購成本太高,而且花在了錯誤的領域。他強調,官僚主義和過度監管阻礙了五角大樓亟需的變革。

報導稱,沙朗的評論被公開前,一個由美國國會授權的美國家安全委員會今年早些時候曾警告說,中國可能在未來十年內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的人工智能超級大國。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將、國防部聯合人工智能中心主任邁克爾·格羅恩(Michael Groen)上周在一次會議上說,他希望以漸進的方式在全軍範圍內應用人工智能,並說採用人工智能需要軍隊內部的文化轉變。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 Lloyd Austin)7月曾表示,他的部門“迫切需要”優先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並補充說15億美元的新投資將加速五角大樓在未來五年內採用人工智能,600項人工智能工作已經在進行。但他承諾,美國防部不會“在安全、安保或道德方面打折扣”。

報導指,美國空軍的一位發言人說,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在沙朗辭職後與他討論了對該部未來軟件開發的建議,並感謝他的貢獻。沙朗在9月初的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中宣布了他的辭職,稱軍方官員一再被安排負責他們缺乏經驗的網絡計畫,譴責五角大樓是“落伍者”,缺乏資金。

沙朗在信中說,“我們正在為關鍵的基礎設施設置失敗”,信中只粗略地提到了中國的進步。他稱,“我們不會把一個沒有經過廣泛飛行訓練的飛行員放進駕駛艙;為什麼我們會期望一個沒有IT經驗的人會接近成功?[......]當我們在官僚機構中浪費時間的時候,我們的對手卻走得更遠。”

來自法國的沙朗在2016年入籍成為美國公民,在美國國防部之前,他領導了在國土安全部安裝“零信任”網絡安全措施的工作。沙朗說,他在五角大樓供職期間是一個兩極化的力量,他驚動了一些高級官員,認為他應該將他的投訴保持“在內部”。

沙朗15歲時在法國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創業,他說他也開始感到沒有新意,因為他把三年的工作時間花在了 “修復基本的雲東西和筆記本電腦 ”上,而不是在創新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