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國際貨幣基金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前景慘淡

發表時間:

全球經濟前景慘淡,這一畫面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後,媒體的第一反應,這也是自四月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第二次將此預測調低。究其原因,國際貨幣積極指出:歐元區金融市場的壓力增大,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的內需萎縮,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都是導致全球經濟增長下滑的重要因素;同時,他也指出,如果美國和歐盟不能迅速有效的解決各自的經濟問題,有可能會令全球經濟慘淡這一現象持續延長。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國際貨幣基金在今天召開的東京年會上,發表了名為《世界經濟展望》的報告,報告認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過於低迷,不能有效的減少失業狀況,並強調:在全球範圍內,可以看到的一些細小的經濟活動,則主要是由個大央行主導實現的。

報告指出: 關鍵問題是處於緩慢恢復過程中的全球經濟是否又陷入新一輪的動蕩, 亦或是目前的經濟衰退中的某個因素將持續更長的時間。報告認為 :針對解決短期經濟困難,歐美領導人們必須採取更有活力的措施。

針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估,國際貨幣基金髮表的新預測是3.3%,比此前下降了0.2個百分點,這也是自全球經濟為擺脫金融危機最困難的2009年以來最低的經濟增長預測。針對明年,經濟預估則從七月份的3.9%下降為3.6%。今年和明年美國的經濟增長將略高於2%。而世界另一大經濟體---歐元區,則將縮減0.4個百分點,隨後會在明年小幅回升0.2個百分點。

面對全球經濟發展,國際貨幣基金最為看好的還是新興國家經濟體,儘管報告大幅調低了金磚四國的中印度和巴西的增長指數,尤其是巴西,今年的經濟增長應該只有1.5%,低於美國,國際貨幣基金也分別下調了今明兩年對中國的預期,今年從原來的8%下降為7.8%,明年的8.5%預估則下滑至8.2%,可是報告認為,不應該對新興大國的經濟狀況過於悲觀,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將比發達國家高出4倍。

該組織的首席經濟師布蘭查德就指出:明確來說,國際貨幣基金不認為下調至增長指數是中國、印度和巴西三國經濟硬着陸的標誌。

“不確定感”

另外,對國際貨幣基金來說,妨礙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阻力,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相比,並沒有改變,那就是:令民眾痛苦的財政整頓和脆弱的金融系統。除了這些結構性問題,還要加上一種不確定感,布蘭查德指出:這種不確定感是很難說清楚的。

至於國際金融大環境,國際貨幣金估計,在短期內仍是“非常脆弱的”。不僅需要時間來解決歐債危機,而且也要看美國經濟在明顯將提高稅收、減少公共開支的情況下,將如何走出困境。

對於美國來說,目前最要緊的是避免撞到 “預算”這面牆上,尤其是在缺少白宮和國會之間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華盛頓政府勢必提高稅收、削減公共開支。國際貨幣基金認為:最壞的情況可能就是這一措施會使預算超過明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及經濟增長停滯。

國際貨幣基金副總裁利普頓也向路透社指出:美國國會和政府必須顯示出他們願意就預算問題妥協,相互間要達成一致。這才有助於減少不確定感,因為這一感覺已經嚴重影響到美國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