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中國/世界銀行

美國抗衡中國推新方法:建更大的世界銀行

過去一年裡,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奔波於世界各地,尋求為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中已有79年歷史的支柱——世界銀行(World Bank)注入新的活力。這些努力源於幫助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從新冠疫情中恢復元氣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真誠願望。但還有另一個動機:讓這些國家相信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仍然比中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更優越。

美元與人民幣
美元與人民幣 © 網絡照片
廣告

美國推動抗衡中國影響力的新方法,即建一個規模更大的世界銀行。美國將擴大世界銀行的貸款能力視為鞏固與“全球南方”關係的一種方式。

據華爾街日報今天報道說,去年,當“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許多成員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或不願與西方一起制裁俄羅斯時,西方痛苦地認識到,這些國家的想法可能並不同。英國財政大臣亨特(Jeremy Hunt)在4月份時對筆者說:“在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問題上,最大的成功是先進民主國家表現出的團結。”他表示:“最大的失望是沒有‘全球南方’的支持。”

在一些情況下,缺乏“全球南方”的支持反映了一些國家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但在另一些情況下,這源於一些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的不滿,這些國家認為西方對待它們的問題不如對待烏克蘭問題那麼有緊迫感和慷慨大方。讓一些國家怨恨的是,美國通過控制美元將自身國家安全議程強加給全世界,還堅持要求其他所有國家遵守國際規則。

最終還是金錢有說服力。在過去十年裡,中國提供的資金超過世界銀行。該報道稱,應對這一差距是耶倫的主要目標之一。

該報道稱,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今年早些時候發推文稱:“一個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對我說,‘我們從中國那裡得到的是一個機場。美國給我們的卻是個教訓’”。

不過如今,情況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多邊貸款機構在疫情期間加大了放貸力度。而Setser的數據顯示,隨着許多以往的貸款變成了壞賬,中資銀行已開始收縮放貸規模。一些貧窮國家重組債務的努力因中資銀行不願減免債務而遇阻。

雖然中國是世界銀行的成員國,但一直在努力建立由中國而非美國主導、與世界銀行競爭的平台,例如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的金磚國家(BRICS),該集團旨在與由發達工業國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二十國集團(Group of 20)抗衡。

因此,拜登政府官員頗為滿意地提到了上個月在新德里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拜登和彭安傑與印度、巴西和南非領導人的合影,這三個國家已佔金磚國家數量的五分之三。而中國和俄羅斯缺席此次峰會的情況引人注目。

該報道原文鏈接:https://cn.wsj.com/articles/%E7%BE%8E%E5%9B%BD%E6%8A%97%E8%A1%A1%E4%B8%AD%E5%9B%BD%E5%BD%B1%E5%93%8D%E5%8A%9B%E7%9A%84%E6%96%B0%E6%96%B9%E6%B3%95-%E4%B8%80%E4%B8%AA%E8%A7%84%E6%A8%A1%E6%9B%B4%E5%A4%A7%E7%9A%84%E4%B8%96%E7%95%8C%E9%93%B6%E8%A1%8C-3f6f04ea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