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美關係/軍事

美國防報告:中國軍事脅迫不斷增加 正探索發展常規裝備洲際導彈系統

據美國國防部周四(10月19號)發布的一份《中國軍力報告》(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軍事和安全發展》)稱,中國正在以比美國先前估計更快的速度發展其核武庫,並可能正在探索開發能夠打擊美國的非核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國防部發表《中國軍力報告》
美國國防部發表《中國軍力報告》 © 網絡圖片 美國國防部
廣告

該報告是國會授權對中國軍事能力進行的年度調查,解釋了為什麼 2022 年國防戰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日益強大的軍事力量確定為美國國防部的首要挑戰。指出,中國擴大國力,以應對中國政府認為日益動蕩的戰略環境。中國尋求積聚國力,以便在 2049 年之前實現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修改國際秩序以支持中國的治理體系和國家利益。

報告顯示,202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將解放軍視為日益強大的治國工具,同時對解放軍能力進行了最新評估,強調了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了國防部的挑戰。

報告稱,根據美國的估計,中國 "在2023年5月擁有500多枚作戰核彈頭",並有望 "到2030年超過1000枚"。"超過美國之前的一些預測"。 中國可能正在探索發展常規裝備的洲際導彈系統,這將使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威脅對美國大陸的目標實施常規打擊。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對記者解釋:超過美國之前的一些預測,"並不是要暗示中國的彈頭數量與他們的預測有很大的偏差(......),但美國認為中國的彈頭數量正朝着超出先前預測的方向發展。 他呼籲中國政府在這方面 "更加透明",因為中國拒絕就其核武庫與美國溝通。

報告還描繪了一幅中國軍隊迅速擴張和現代化的圖景,認為中國軍隊越來越多地在國際舞台上展示。報告指,習近平在 2022 年重申了他對解放軍 2027 年現代化能力里程碑的承諾,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解放軍將有能力成為中共統一台灣的更可信的軍事工具——中國政府聲稱台灣是自己的自治島嶼。

五角大樓表示,中國在2022年成功進行了60多次太空發射,比五年前增加了三倍。此次發射將 180 多顆衛星送入軌道,比 2017 年增加了五倍。

美國國防部認為,中國越來越多地利用解放軍作為“治國工具”,對美國及其盟國採取更多脅迫行動。這些活動包括在外國飛機和船隻周圍進行高風險演習,以及在敵方飛機附近發射箔條或照明彈。

五角大樓還指出,解放軍正在探索安全戰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來發現美國的漏洞,然後針對這些漏洞進行攻擊。本周早些時候,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五眼”情報共享網絡的同行警告稱,中國正試圖竊取人工智能技術用於軍事目的。

敦促其更加透明

該報告結論指出,除了繼續監測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發展的軍事戰略、條令和部隊發展之外,美國與盟友和夥伴一道將繼續敦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軍事現代化計畫更加透明。國防部仍將重點放在應對這一節奏挑戰所需的作戰概念、能力和資源上。

據法新社,本周二,五角大樓已指責中國在亞太空域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恐嚇行為,中國戰鬥機增加了在執行作戰或偵察任務的美國飛機周圍進行危險機動的次數。

美國國防部負責亞洲事務的副部長伊利-拉特納列舉了自 2021 年秋季以來發生的 "180 多起事件","比過去十年還要多",以此證明中國軍隊的侵略性有所增強。

美國將中國列為其主要戰略挑戰,認為中國是 "唯一有意願、而且越來越有能力改變國際秩序的對手"。

北京則指責華盛頓對中國奉行 "遏制和包圍 "政策。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關係一直充滿緊張,今年年初中國的一個熱氣球飛越美國領土時達到高潮。

 然而,隨着近幾個月美國高級官員接二連三地訪問北京,兩國已經恢復了對話,但華盛頓對北京仍然拒絕兩國軍方最高層直接溝通表示遺憾。

 


 

《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軍事和安全發展》簡要

(來源:美國國防部)

美國國防部周四(10月19號)向國會遞交了其年度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軍事和安全發展》,簡稱《中國軍力報告》(CMPR)。這份由國會授權的報告描繪了國當前的國家、經濟和軍事戰略,並對中國人民解放軍(PLA)的戰略、當前能力和活動及其未來的現代化目標提出了見解。報告解釋為什麼 2022 年國防戰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日益強大的軍事力量確定為美國國防部的首要挑戰。

 主要結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擴大國力,以應對中國政府認為日益動蕩的戰略環境。中國尋求積聚國力,以便在 2049 年之前實現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修改國際秩序以支持中國的治理體系和國家利益。

► 中國的軍事脅迫不斷增加。202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印太地區採取了更多危險、脅迫和挑釁行動。例如,在 2021 年秋季至 2023 年秋季期間,美國記錄了 180 多次解放軍在該地區對美國飛機進行脅迫性和危險性空中攔截的事件。在同一時期,解放軍還在空域對美國盟友和合作夥伴實施了約 100 次脅迫性和危險的作戰行為。

 ► 加強解放軍的核、太空和反太空能力。中國已明確表示要加強其 "戰略威懾",並在整個 2022 年繼續加快其核力量的現代化、多樣化和擴張,以及網絡空間、太空和反空間能力的發展。

► 加大對台灣的壓力。在整個 2022 年,解放軍在台灣海峽及其周邊地區增加挑釁和破壞穩定的行動,包括彈道導彈飛越台灣、增加進入台灣自行宣布的防空識別區的航班,以及大規模模擬聯合封鎖和模擬聯合火力打擊行動。

►深化中俄關係。中國將其與俄羅斯的 "無限制 "夥伴關係視為推動中國發展和崛起為大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儘管如此,中國政府仍試圖以謹慎的方式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提供物質支持。

 ►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抵制與美國的軍事交流。在整個 2022 年和 2023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很大程度上拒絕、取消和無視美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反覆進行的雙邊軍對軍接觸和國防部提出的多層次溝通請求。國防部致力於與中國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

解放軍的戰略:

2022 年,中國共產黨(CCP)進一步呼籲為日益動蕩的國際環境做好準備。在此背景下,中國的國防政策仍以維護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為導向,同時強調自身在全球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一國防政策的一個關鍵部分是中國的反介入戰略,旨在限制美國在東海和南海地區的存在,並限制美國進入更廣泛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加強其能力,以將觸角伸向更遠的太平洋及其以外地區。

► 習近平在 2022 年重申了他對解放軍 2027 年現代化能力里程碑的承諾,如果這一目標得以實現,解放軍將有能力成為中共統一台灣的更可信的軍事工具。

解放軍的脅迫

► 202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解放軍作為日益強大的國家工具,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對美國及美國盟友和合作夥伴採取更多脅迫行動。

 在整個 2022 年期間,解放軍針對外國飛機和海上船隻的脅迫性和危險性作戰活動包括:激光照射;魯莽機動;空中或海上近距離接近;高閉合率;在飛機附近發射箔條或照明彈;以及彈道導彈飛越台灣。

解放軍的能力

► 202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發展能力和概念,以加強解放軍對 "強敵""能打仗、打勝仗 "的能力。

國防部估計,截至 2023 年 5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 500 多枚作戰核彈頭--有望超過先前的預測。國防部估計,到 203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可能擁有超過 1,000 枚作戰核彈頭。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正在探索發展常規裝備的洲際導彈系統,這將使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威脅對美國大陸的目標實施常規打擊。

► 中國繼續發展太空和網絡空間軍事能力,解放軍的太空系統部(SSD)和網絡系統 部(NSD)分別負責太空和網絡空間軍事能力,前者有時被稱為航空航天部隊 (ASF),後者有時被稱為網絡空間部隊(CSF)。

結論

本報告顯示,202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將解放軍視為日益強大的治國工具,同時對解放軍能力進行了最新評估,強調了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了國防部的節奏挑戰。

除了繼續監測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發展的軍事戰略、條令和部隊發展之外,美國與盟友和夥伴一道將繼續敦促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軍事現代化計畫更加透明。國防部仍將重點放在應對這一節奏挑戰所需的作戰概念、能力和資源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