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石油黑潮嚴重威脅美國生態環境

發表時間:

美國墨西哥灣遭遇的油井噴井事故引發的災難仍在繼續。石油黑潮已經抵達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當地空氣瀰漫著一股刺鼻的原油味道。首批受到石油黑潮污染的飛禽面臨更大的災難。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位於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的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區已受油污侵襲,數百種雀鳥、海豚、魚類、蝦、蚝和蟹的生存受到威脅。至目前為止,對防止浮油擴散採取的所有措施似乎均未奏效,石油黑潮已擴至近一萬平方公里。

在路易斯安那州出現石油黑潮48小時之後,美國總統奧巴馬預計今天前往墨西哥灣海岸,視察事故災情,現場評估事故的嚴重性以及政府部門的應對行動。上周四,奧巴馬通過電話,聽取了墨西哥灣沿岸5個州州長關於災情的彙報,隨後在白宮發表講話,要求政府利用包括軍方在內的“每一個可利用的資源”應對泄油事故。美國總統還下令徹底調查這起嚴重的原油污染海洋事件,以免重蹈覆轍,在調查完成前,暫停批准開採新的海上油氣。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範圍不斷擴大,普遍引發對環境的極大憂慮,浮油給路易斯安那州的自然資源帶來潛在威脅。面對難以遏制的石油黑潮,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博比-金達爾表示:浮油不僅威脅着當地的濕地及漁業,同時也將對民眾的“生活方式”產生影響。
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租用的石油鑽井平台發生爆炸,隨後沉入海底。此後,油井開始向外漏油,大有一發不可收之勢。美國政府曾施壓,要求英國石油公司想辦法出動更多的人員和機械設備,堵住泄漏的油井。英國石油則表示,已經動用了一切可用資源,每天花費六百萬美元的巨額款項,試圖堵塞油井,此前曾嘗試以至少六架遙控潛水器關閉海面下一千五百公尺處的油井閥門,但沒有成功。
本次墨西哥灣的石油黑潮,可能構成數十年來美國遭遇的最為嚴重的一次海洋污染事故。令人憂慮的是,面對事故油井的不斷漏油,人們表現出地束手無策。儘管多方採取了不同措施,卻未能阻止浮油的快速擴散。惡劣的氣候條件,更令清理及阻止浮油威脅海岸生態的救援工作雪上加霜。
邁阿密大學一名遙感中心專家-漢斯-格雷伯向法新社透露:根據對歐洲衛星拍攝圖像的分析,原油泄漏速度超出預期,至少超出三倍之多。格雷伯表示:周五晚間,浮油麵積已從此前的近3000平方公里,擴至大約9900平方公里。
綠色和平組織的一名負責人周六在路易斯安那州表示:這場事故可能變成一場噩夢。環保人士則指出,外海和海岸的魚、雀鳥和養蚝場二百多年來已是路易斯安那州文化的一部分,但這個寶貴的生態系統受油污破壞將無法避免。根據美國野生生態部門的估計,清理油污的工作可能要花上五年的時間。
更為糟糕的是,現時正值大西洋的瀕危物種之一-藍鰭吞拿魚的繁殖期,墨西哥灣的海龜也正在遷徒,但據估計,已有數百隻海龜受油污所困,不能遊動。
受墨西哥灣石油鑽井平台嚴重漏油事故衝擊,首當其衝的路易斯安那州當局已經關閉了密西西比河東岸大部分地區的漁場和蚝場。這個堪稱“美國魚倉”的南部海灣州所生產的生蚝、蝦、蟹等海產品,勢將大幅減產。據報道,當地已經出現海鮮搶購潮,令海鮮價格上漲,對美國乃至外銷海產市場可能構成骨牌效應。
石油黑潮可能在周一抵達達密西西比州、亞拉巴馬州和佛羅里達州沿岸。路易斯安那州州長警告:“未來數天是清理及阻截油污擴散的關鍵。”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