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奧巴馬對付伊朗的秘密武器

發表時間:

美國《紐約時報》揭露白宮有意向媒體透露應被除掉的基地組織積極分子“黑名單”,以及對伊朗納坦茲核設施實施網絡攻擊的消息,近日在華盛頓引發一場激烈辯論。白宮有可能被迫對相關報道所及政府高官可能的泄密行為展開調查。

廣告

美國和以色列聯合研製開發、被稱作“奧林匹克”的網絡病毒(Stuxnet),旨在用來打破伊朗的核計畫。它的成功超出了所有預期。最近美國出版的一本書籍中,字裡行間表露出白宮方面對總統奧巴馬積極參與其中的事實予以默認。

6月6日出版的《費加羅報》報道說,2009年1月,奧巴馬距正式就職前數天,應召前往白宮與其前任布什進行了一場十分謹慎的會面。美國第43屆總統在這次會面中直言不諱、十分果斷地向其繼任人表示:繼續當時正在進行的兩項行動至關重要:一是在巴基斯坦對基地組織的打擊中,使用無人駕駛機;二是對伊朗展開網絡攻擊。

《紐約時報》總編戴維-桑格(David Sanger)上周二出版的一部書籍首次揭示了相關證據。奧巴馬發現:自2006年以來,展開了一場反對伊朗什葉派政權的非常秘密的“骯髒戰爭”;這場戰爭使用的不是地面部隊,而是電腦、病毒以及惡意代碼。表面上看,這場戰爭並不血腥,卻同樣苦澀。正如卸任總統對其所言,其最終結果將是“決定戰爭、還是和平”。

使用的致命武器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超強電腦病毒,代碼為“奧運”。近年來,這一病毒嚴重干擾了伊朗的核計畫。

奧巴馬的表現則出乎所有人的意外:與其在對外政策上被視為懦弱的表現截然相反,美國總統展現出一種堅定的軍閥作風:親自參與,為每一次新的針對伊朗的網絡襲擊開綠燈,並要求每周閱讀關於攻擊進展情況的簡報。

桑格在剛剛出版的書中寫道:自林登-約翰遜以及選擇北越的轟炸目標以來,在對一個外國國家的基礎設施的攻擊中,尚沒有任何一位總統這樣密切地參與。

“奧運會”計畫在2006年開始啟動,當時當政的還是前總統布什。奧巴馬上任後下令加速計畫的行駛,對伊朗發動更為複雜的網絡攻擊。美方設法成功地將“奧運會”病毒帶入伊朗納坦茲核設施的電腦系統中,2008年起,病毒攻擊開始奏效。但在2010年,病毒不慎被傳播到網上,引發美國憂慮。作為一個比任何國家都更依賴網絡的大國,美國擔心:對網絡武器的使用可能反過來給自己造成麻煩。

面對這一情景,奧巴馬必須做出決斷:是否應該立即停止相關計畫,以避免美國關鍵的基礎設施遭遇相同的攻擊。在深信納坦茲核設施蒙受了巨大損失後,美國總統決定使用更名為“火焰”的“奧運會”改進版病毒,進行兩項新的網絡襲擊。襲擊行動將不負所望,“火焰”得以摧毀伊朗上千個IR-2型現代化離心機。不僅如此,襲擊行動還獲得了十分寶貴的信息:伊朗當局不再信任所掌控的專門技術及工程人員,一些技術人員甚至被就地處決。混亂氣氛籠罩着整個納坦茲地下以及伊朗首都的各個實驗室。

桑格在書中引述的官方信息表明:儘管“網震”Stuxnet病毒一度引發恐慌,但 “火焰”病毒卻成功地將伊朗核計畫進程拖延了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十分珍貴,可為國際制裁伊朗贏得時間。然而至今,這一目標卻仍未能實現。

桑格披露的信息,在美國引發強烈反響。兩黨議員十分罕見地共同發出呼籲,要求奧巴馬政府對媒體獲悉相關信息的來源展開認真、公平及全面的調查。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