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約專欄

培育諾貝爾獎的沃土

發表時間:

2013年諾貝爾獎全部揭曉,所有獎項都為西方國家所得,美國獲獎者超過半數。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共有834人獲獎,其中美國343人。記者所在的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細胞生物學教授謝克曼、斯坦福大學的細胞生理學教授蘇德霍夫,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至此,伯克利加大獲獎者增加到22人,斯坦福大學獲獎者增加到31人,而整箇舊金山灣區,榮獲諾貝爾獎者超過了60人。舊金山灣區是引領人類進入數碼時代、改變了現代人類生活形態的高科技產業區矽谷的所在地,說這個地方也是培育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沃土,並非過譽之詞。

廣告

舊金山灣區,幾乎每年都有人獲諾貝爾獎。獲獎者名單公布的當天,當地媒體爭相報道,熱鬧了一番,就不再提及此事了。獲獎者本人,除了參加同事們為他舉行的一場派對,開幾瓶香檳酒以示慶祝,第二天便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照常上課。當然他們會受到校方的獎勵:今年謝克曼教授和他以前獲獎的同事一樣,獲伯克利大學校方獎勵一個終身免費停車位;斯坦福大學給予蘇德霍夫教授什麼獎勵,沒見媒體報道,也許什麼都沒有。

當諾貝爾獎降落到校園,無論是伯克利加大還是斯坦福大學,學校都沒有沸騰,教師和學生都認為:高等學府是人類最高智慧的所在地,獲得諾貝爾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諾貝爾獎也沒有使校園發生任何變化。在伯克利加大,和往常一樣,某位教授又發現了宇宙一個新的秘密,某位教授又發出了批評政府的聲音;校園銅綠色的凱瑟門前廣場,說不定什麼時候,這裡又發生抗議校方或者抗議政府的示威,有學生慷慨激昂發表演說,然後學生們佔領了校部辦公大樓。這些教師和學生裡面,可能就有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而斯坦福大學校園則是保持一貫來的靜謐:教授們繼續在他們的實驗室里專心做實驗,去破解人類未曾破解的科學難題;學生們正在講堂上聽取最新科研成果報告,或者關於中東局勢以及中國專制政權問題的演講。記者不久前曾與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的一位學者,在校園旁的一家西餐館吃飯,見每一張餐桌的桌布其實是幾張白紙,調味料旁邊插着幾支筆,那些學者一邊吃飯一邊輕聲討論問題,然後在紙上做記錄,結賬時侍應把寫了字或畫了圖的紙疊好,交給學者帶走。這些學者中也許就有一位是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

沒有伯克利加大和斯坦福大學,就沒有高科技產業區和世界互聯網的心臟矽谷,矽谷許多大公司的創辦人和公司的主要營運者,都畢業自這兩間大學,一些大公司當初都在這兩間大學附近住家的車房裡誕生。這兩間大學,不但培育諾貝爾獎得主,培育大公司,還培育了體育運動的世界冠軍:去年奧運會的金牌得主,有好幾位都是這兩間大學的在校學生。

伯克利加大和斯坦福大學,一間是公立大學,一間是私立大學。美國的公立、私立大學,每年都獲得政府與私人數以億計的撥款與捐助,從未發生過挪用、侵佔科研經費的事件。無論是伯克利、斯坦福,還是美國的其他大學,也從未聽說那位學者的科學研究受到政府或校方的干預,那位學者的言論受到政府或校方的壓制以致因言論失去教職。

美國的大學是培育諾貝爾獎的沃土,伯克利、斯坦福是千里沃土的一方綠油油的田地。要描述這沃土上的景緻得寫一本很厚的書,我這裡告訴各位的只是從綠油油田地里捧起的一把芳香的泥土。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