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中國/南海

美國務院報告:中國在南海的大部分主權主張不符國際法,不享有歷史權利

美國周三(1月12號)指責北京 "非法 "聲稱擁有大部分南中國海,並在其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法律分析報告中拒絕接受中國主張的地理和歷史依據。國務院發表的最新報道描述了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大部分主權主張既不符合國際法,也不享有歷史權利。

美國國務院“海洋界限” 系列報告的第 150 篇
美國國務院“海洋界限” 系列報告的第 150 篇 © 網絡圖片 美國國務院網站截圖
廣告

美國國務院海洋及國際環境與科學事物局星期三(2022年1月12日)發表了《海洋疆界第150期: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主張》系列報告,在2014年發表的第143期有關報告的基礎上做了更新。這份總共47頁的新報告闡述了中國以歷史權力為依據在南中國海的大部分主張並無法律依據,並對北京聲稱擁有海洋權的100多個島礁進行了技術分析,探明這些島礁在潮水高位時被水淹沒,因此依據國際法,中國對這些島礁周邊12海里的海域並不享有主權。

美國國務院稱,海洋界限研究是一個長期的法律和技術系列,它檢查國家海洋主張和邊界,並評估它們與國際法的一致性。這項最新研究是“海洋界限” 系列的第 150 篇 ,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在南海大部分地區主張非法海洋主張,包括非法的歷史性權利主張。國務院聲明還說,該研究基於美國商務部 2014 年對中國在南海的模糊“虛線”主張的分析。隨着這項最新研究的發布,美國再次呼籲中國使其海事主張符合《海洋法公約》所反映的國際法,並遵守仲裁庭在 7 月 12 日的裁決中的決定。

海牙常設仲裁法院在2016年已經裁定,中國對 "九段線 "內的資源沒有歷史權利,裁定菲律賓勝訴。

最新報告分析,中國援引 "歷史權利 "要求控制這片海域的某些部分是 "非法的",它對某些 "島嶼 "的要求也是如此,華盛頓認為這些島嶼沒有 "地理 "依據,因為它們是漲潮時淹沒的地區。

美國國務院在聲明中說:"美國再次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使其海洋主張符合國際法","尊重仲裁法庭的裁決",並 "停止在南中國海的非法和脅迫性活動"。

 法新社指出,2020年,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國務卿邁克-蓬佩奧明確支持東南亞國家對南中國海的主張,超越了美國批評中國立場而不為其他國家表態的傳統立場。

去年7月,在紀念國際仲裁庭作出有關裁決五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重申了時任特朗普政府一年前宣布的針對南中國海海權聲索的政策,也就是明確宣布美方認為北京提出的涵蓋南中國海大部分海域的離岸資源權利主張“完全不合法”,並譴責北京使用“強權即公理”的恐嚇手段損害東南亞國家的主權。

南中國海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主要摩擦點之一,目前雙方的關係在台灣和香港的命運、人權和貿易問題上也極為緊張。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