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國際刑事法院對卡紮菲簽發逮捕令

發表時間:

利比亞卡紮菲政府駁斥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對卡紮菲等三名利比亞高官簽發逮捕令。利比亞司法部長說,這是對北約準備謀殺卡紮菲的掩護。他說,利比亞不是羅馬條約的簽約國,不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裁決。不過,利比亞反對派對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歡欣鼓舞,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負責人賈利勒發誓將把卡紮菲繩之以法。班加利反抗基地的居民向空中鳴槍,摁汽車喇叭以示慶祝。賈利勒同時表示,國際刑事法院對卡紮菲的戰爭罪的追究使任何談判,任何對卡紮菲的保護都不再可能。不過賈利勒認為,不需要外國部隊來抓住卡紮菲,利比亞人民有能力執行法院的裁決。賈利勒說,任何人隱藏卡紮菲,都將遭到追查,並被繩之以法。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當地時間6月27日,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國際刑事法庭)對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等三名利比亞高官簽發逮捕令,另外兩人分別是曾被認為是接班人的卡 紮菲39歲的兒子賽義夫•伊斯拉姆,利比亞情報部門最高負責人62歲的塞努希。
檢方對卡紮菲等3人的指控包括對反對者犯下謀殺罪、迫害罪、反人類罪等。國際刑事法院總檢察官奧坎波引述聯合國提供的數據說,自從2月15日利比亞爆發反政府示威運動以來,已造成數千人被殺害,約75萬人逃離家園。

今年5月15日,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辦公室表示,經調查,已掌握足夠的證據起訴卡紮菲,包括反人類罪等。總檢察官奧坎波5月16日隨即向國際刑事法院法官提出通緝卡紮菲等三名利比亞高官的請求。一個多月來,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小組對檢方提交的證據和材料進行了分析,並最終決定發布逮捕令。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表示,此前首席檢察官奧坎波已經對外宣布,相關的證據已經掌握得相當充分了,現在法院下達通緝令,只是一個程序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殷罡表示,這一紙通緝令的簽發無論是簽發的時機還是簽發後的作用,對目前利比亞局勢的影響並不積極。利比亞的局勢現在僵持不下,雙方正在展開協商,協商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承認對方的客觀存在,承認對方一定的合法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國際刑事法院發出了通緝令,顯然會激怒卡紮菲,不利於這個問題的解決,也會讓卡紮菲的敵人放棄同卡紮菲的對話。

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6日報道,美國海軍上將、北約盟軍最高指揮官洛克利爾將軍日前透露,北約正試圖暗殺卡紮菲。這是北約軍官首次承認有消滅利比亞領導人的圖謀。

洛克利爾說,北約部隊目前在利比亞所執行的任務內容中,包含了“殺死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此外,在卡紮菲被消滅之後,北約需命令地面部隊進駐利比亞,這樣才能讓目前混亂的局勢安定下來。

美國共和黨議員特納對此評論道,儘管奧巴馬政府堅稱利比亞的“政權更替”並非美軍的作戰目標,同時北約的軍事行動也未獲得聯合國的許可,但是北約部隊卻在這時爆出正在計畫尋找並暗殺卡紮菲 ,這樣做明顯超越了“保護平民”的範圍。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