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網文選刊

三聚氰胺獲“慈善終身成就獎”

本台推出《奇文鑒析》專欄,選刊網友來稿及網上時評類稿件。所刊文稿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評頭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薦稿件。摘選文稿以文明、理性、獨立、多元為準則,本欄以此自勵,並同大家共勉。 法廣編輯部

廣告

三聚氰胺獲“慈善終身成就獎”
作者:郭宇寬 原載《/南方都市報》 

前幾天,由民政部指導、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主辦、公益時報社承辦的“2010慈善大典暨中國慈善排行榜發布典禮”召開發布儀式。這個排行榜特別吸引人注意的是,蒙牛乳業的牛根生獲得“2010中國慈善事業終身成就”稱號。

這實在是讓人非常愕然,眾所周知,牛總對於三聚氰胺奶粉受害兒童和家屬承擔的責任,表現得與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相距甚遠。不過牛根生在慈善方面的舉 動,卻頗為高調,2005年把自己在蒙牛的股權據說價值50億拿出來成立了“老牛基金”,號稱要做慈善。如果真是如此,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按股息, 每年拿出一個多億來做慈善,在網上還看到一個數字號稱“2009年,牛根生捐贈超過4.18億元”。這對於饑渴的中國民間慈善事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規模。

不過這個基金會的運作實在“低調”得出奇,或者說是神秘。這麼大規模的公益基金連自己的網站都沒有,究竟如何運作,資助的規則是什麼    民間公益組織如何向他們申請資助?連114也不能查到關於老牛基金的任何聯繫方式,我向一些公益領域的朋友們打聽,他們也理解不了,老牛基金所號稱的這麼多錢都用到哪裡?

在網上查到有限的幾條慈善記錄“老牛基金會30萬元捐建旱災地區100口水窖”,“老牛基金會捐贈團二小三萬元”之類,比較大的一筆捐款是630萬元,給“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辦公室”。這些確實也值得鼓勵,不過實在看不出有什麼能算作是“終身成就”的地方。

這種頒獎方法,就好像電影協會給某演員頒了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但誰都不知道這個“著名演員”,拍過什麼經典的電影。這不是滑了天下之大稽么?由此看來,這個慈善大典,要麼是太山寨,要麼是太勢利。

讓我不由聯想到上海社保案第2主角張榮坤。2001年的張榮坤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舉辦的捐贈活動上出手200萬元,拿下上海民營企業慈善捐贈“狀元”,並 且發表了覺悟很高的言論:“對我來說,捐個100萬,不過意味着今年少換一輛車,少買一套房。”於是張榮坤榮獲了上海市“慈善之星”、民政部先進個人等多 項政府嘉獎。2002年5月,張榮坤成為上海市慈善中教基金名譽副會長;7月,再任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8月,又任上海公共關係協會名譽會長,還成 為全國政協委員。直到社保案東窗事發,人們才明白這個“慈善之星”如何以慈善為敲門磚,以慈善為官太太們捧場,最終接近權力的路線圖。沒有人追問,張榮坤 的慈善捐獻,都用到哪裡去了,究竟做了些什麼?

也許張榮坤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不過現在媒體宣傳的一些慈善調子唱得很高,讓人看不明白的慈善家確實是越來越多,慈善好像成了一個最時髦的秀場。如果我 們根據一個人公開宣稱他捐了多少錢,搞個排行榜,而不看他的捐贈為社會創造了什麼價值,就稱之為“慈善家”,恐怕張榮坤也可以當之無愧得一個“慈善事業終 身成就獎”。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的洛克菲勒,1913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在紐約正式註冊成立了。在頭一年他做出的決策就是資助中國,那時的中國是西方人眼 里的“異教徒”之國,並且疾病流行。於是董事會給出的建議是“漸進有序地在中國發展一個完善的、有效的醫學系統”,這項計畫就是中國最著名的協和醫學院的 緣起。後來中國的第一代現代醫學的領軍人物如林巧稚、吳階平等幾乎盡出自協和。協和醫學院不僅教學生對專業的探索,而且培養他們對同胞的責任感和奉獻精 神,就連“赤腳醫生”這一模式,也是1930年協和畢業生陳志潛,獲得哈佛大學的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創立的。

慈善的本意,是一個卓越的人,如何用他的財富或才幹,富有創造性地造福同胞。如果我們不在中國鼓勵以洛克菲勒的精神,以事業的態度對待慈善的真正嚴肅的捐 贈者,而給一些靠數字而不靠事業頻頻出風頭的慈善家頒“終身成就獎”,只會鬧出更多的笑話,並且敗壞中國公益領域的風氣。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