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網友惠稿

和平鬥爭的偉大勝利

本台選刊網友來稿及網上時評類稿件。所刊文稿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評頭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薦稿件。摘選文稿以文明、理性、獨立、多元為準則,本欄以此自勵,並同大家共勉。  法廣編輯部

廣告

和平鬥爭的偉大勝利
惠稿網友:朱筱超

諾貝爾和平獎被中國人劉曉波獲得,是和平鬥爭的偉大和和平鬥爭的勝利。

我們在慶祝和祝賀劉曉波獲獎的同時,應該充分藉助國際國內的和平勝利大勢,乘風破浪,以更加切實、有效的努力,做好我們促進中國政治改革,改善中國人民民主和人權的各項工作。

最近中國的政治氣候,的確大有好轉,網上,人民熱烈參與政治改革的聲音,響成一片,各種簽名,公開信,論壇和討論也比比皆是,有的領導人還勇敢地、公開地表示:“至死”的決心,連軍方都有高級將領,叫板直言:“不進行政治改革,十年必亡”,這次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更是熱上加火,讓中國的民主空氣上升了不少溫度。

但是也必須看到,中國的保守,頑固,死硬派的兇惡和強暴,有不少地方,抓人打壓,外交部的所謂抗議,也表明中國政府,無視世界各國領導人的祝賀和釋放劉曉波和良心犯的要求,堅持其獨裁專橫的野蠻態度,企圖與世界民主抗拒到底。

人類自身為和平而鬥爭,是一個永恆的交替規律。鬥了和,和了又鬥。和平相處,既是人類的必需的目的。和平也一種偉大的,理智的,先進的鬥爭方式。非和平的鬥爭,冒險的,激進的,不妥協的乃至武裝暴力,只能在特定的環境和時候使用。這是人類在鬥爭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公認的經驗,

有人說:“鬥爭”就是不和平的,就要鬥得狠,鬥到底,妥協就是投降,和敵人合作更是叛徒的行為,鬥爭就應該是非和平的。

我說:“鬥爭”是工具,和平是目的,用和平的鬥爭方式去鬥爭,是為了要求得和平,用非和平的方式去鬥爭,是被迫地求得和平。這兩種方式中,如果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當然比流血和死人的非和平方式要好,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我的這些話,是說給兩種人聽的,一種人是現在的當權者,你們不是也在和人民鬥嗎?有本事,就像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時說的:要文鬥不要武鬥,你們不是有強大的宣傳部嗎?有厲害的輿論導向嗎?還有五毛黨嗎?還有你們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愚民們,有三個先進嗎?你們大可以用和鬥的方式來對不聽話的人鬥,不要太迷信警察和暴力。更不要動不動就用野蠻手段對待手無寸鐵的書生們了,也學學世界上各國的當權者的先進辦法,有一點大國領導的風範,領導和百姓的鬥爭方式也要有科學的發展觀,不能老是用打壓抓殺的舊辦法。既然現在共產黨也同意要進行政治改革,那麼為什麼不能和平的商量着改呢?非要動刀動槍的流血,對誰也沒有好處,況且歷史會記下這筆大帳的,您願意當歷史的罪人嗎?

第二種人是我們的同志。這次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我們的同志有不同意、不滿意的,說:劉曉波有和共產黨和解、共處的問題。我且不說同志的意見正確不正確,就假定你的意見是對的,你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讓當權者看我們的笑話。何況你的說法是錯誤的。

為民主而鬥爭的人民中,有各種不同意見和觀點是很正常的,可以通過交流,溝通,適當的方式求得統一,也可以求同存異,暫時不爭統一。但有一點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團結,至關重要。尤其在當前大好和形勢下,如何把國內,國外,包括港澳,台灣的一切民主人士,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或幾個較為有規模有實力的政治組織,改變原來各自為政,鬆散雜亂的狀態和局面。我認為,像魏京生,王丹,李祿等這樣有能力,有才智的領袖,應該貢獻和發揮自己的一切能量,把這個重擔挑起來。

中國國內的情況,很不安全,不能強求國內的民主人士擔當此重任。相反現在已經有了聲望成了著名人士的人,不要輕易冒險,要為了來日的民主大業,保護好自己。

中國的和平演變是很有可能的,當今的世界大勢和中國最近以來人民的覺醒,和共產黨黨內健康力量的公開顯示都充分說明,和平民主政治改革深得人心。

08憲章雖然還只是個不成功的上書,只是個小小的開頭,還很不完善,但已經被中國人民接受和世界重視。可見,真正的和平政治改革,如果來臨,中國人和世界人們將會何等歡欣鼓舞。我希望這是指日可盼的預兆,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爭取更大的勝利吧!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