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網文選刊

達希東日布:第四個奇蹟:保持天賜的顏色

摘要:“內蒙古和中國之間當然沒有Hil(國境線),在沒有Hil的環境里,我們是否有可能保住我們的Hel(語言)?按照海山的理論,想保住我們的文化是絕對不可能了,被同化掉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你會怎麼想?真的不可能嗎?”

廣告

達希東日布:第四個奇蹟:保持天賜的顏色
(轉自《民主中國》網站2011年5月29日
 

人類歷史上,曾經有一些民族創造過奇蹟,令人驚嘆不已。所謂奇蹟,也許就是指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把例外變為現實。

中華文化是一個奇蹟,如果真如他們所說,是幾千年的古國一脈相承,這也許可以堪稱是一個歷史例外。日本在近代創造奇蹟,明治維新後成為地球上唯一非歐美白人的列強之國。今天,每年看到世界上最先進的幾個國家聚會  七國高峰會議(現在俄羅斯硬擠進去了),只有一個黃面孔,那就是日本,而其餘全為白人。要知道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我並不想替日本吹噓,我只是提到大家公認的現實。希望不要誤解,不要小心眼。當然,我深信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擠進去,這只是時間問題。

這裡我想說的是  蒙古民族曾經創造的三個奇蹟。雖然是歷史,也值得引以為豪。

第一個奇蹟  空前絕後的大帝國。這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所謂空前絕後,是指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在此之後(至少到今天為止)也沒出現過如此遼闊的帝國。這第一個奇蹟,幾乎盡人皆知,我在這裡不想多說。

第二個奇蹟  沒有被漢文化同化掉,雖然人口僅為漢人的幾百分之一,這種強大的生命力就是一種奇蹟。 言過其實嗎?縱觀歷史,你就會看到,所有入主中華的游牧民族都被同化掉了,從融入隋唐的鮮卑到最後的滿清。元代蒙古人雖然統治漢人,但是卻與以往入主中原 的其他游牧民族不同,沒有被濃烈的漢文化熏倒。究其原因,是因為帝國的遼闊,他們騎着馬周遊了世界,而漢人卻只呆在東亞的農田或宮殿里。蒙古人看到過阿拉 伯文化、印度文化,也看到了歐洲文化,他們是見過世面的騎士。如果你去過東京,去過巴黎,去過紐約,就不會被上海的繁華所迷倒,這道理是一樣的。大都的儒 士們侃侃而談孔孟的偉大,忽必烈微笑着說,孔孟固然偉大,讓我給你講講默罕默德和耶穌的故事。古代蒙古人就有對各種不同文化一視同仁的傳統,使得元朝絕不 獨尊儒術。

明代不存在同化的機會,因為蒙古人與漢人隔長城分治,明長城就是最好的證據。到了清代,滿清征服了蒙古人和漢人,把 他們編入同一個帝國,三百年來面臨被同化的危險。然而,蒙古貴族是滿清的半同盟者,擁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權,他們要求滿清禁止漢人入蒙地。結果,同在一個國 家裡,滿族自己被同化掉了,蒙古人卻安然無事,這得歸功於蒙古貴族的努力。

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聰明,善於心計和陰謀。不過,事實證明,在蒙古貴族的純樸自信與大智若愚面前,滿清的帝王們顯得 短視而可憐。這也難怪,他們從東北的森林衝出,直入中原,沒見過別的,於是便馬上拜倒在漢文化腳下,從而失去自我。人的智商再高,如果沒見過世面,沒有經 歷,也會是井底之蛙,最多玩玩雕蟲小技,耍耍小聰明。民族再強大,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終會自滅。獨尊儒術的滿族喪失了文化,而恪守文化平等多元的蒙古 文化卻延綿至今。
第三個奇蹟  民主之蒙古國的存在。除了蘇聯解體後新近獨立的中亞國家外,這是夾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唯一獨立國家,是一個明顯的例外。

清朝末期,漢人知識分子醞釀建國,蒙古文化面臨考驗,令當時的蒙古貴族和知識分子大傷腦筋。在熱兵器的協助下,漢人已經強大無比,蒙古人再也無法以武力阻止人口眾多的漢人進入蒙地了。喀喇沁出了個知識分子叫海山,他走遍內外蒙,遊說過七十多個貴族和知識分子。他的主張和蒙古人的純樸性格同樣簡單,有時簡單的東西卻非常明晰,抓住要害。

他認為,蒙古人想要作為蒙古人存在下去,此三項為必不可缺  Mal, Hel, Hil 。Mal  牲畜,只要擁有家畜,蒙古人就會有最基本的經濟生存保障(當然發展現代產業是基本生存之上的目標),可以確保生物意義上的存活。Hel  語言, 只要還在講蒙古語,蒙古人就會保持自己的文化,就還是蒙古人。Hil  國境線,為了保障前兩項,蒙古人必須努力獲得一條邊境線即獨立建國,以阻止漢人潮水般的湧入,否則只能重蹈滿族被淹沒的覆轍。

然而,孫中山主張他有權繼承滿清的所有疆土,不允許蒙古人建立國家。蒙古人建國幾乎毫無可能,面對四億反對者,僅有一百多萬人口的民族根本無法打贏這場獨立戰爭。但是,蒙古的建國之父們並沒有輕易放棄,他們艱辛地開創着看起來毫無成功可能的事業,巧妙利用更強大的外部力量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

他們清楚地看到當時的國際形勢,在宣布獨立之後馬上向列強派去使節。所謂列強,是指當時稱霸世界的一系列歐美強國,包括亞洲的日本,決定着近代世界的格局。蒙古究竟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種空洞的政治爭論,蒙古人說了不算,中國人說了也不算,當時只有列強說了算,這就是蒙古人面對的歷史現實。這些游牧者的領袖們清楚地看到了這一現實,開始實施實現奇蹟的 計畫。在維吾爾人和藏人精英們把主要精力投入於宗教的時候,蒙古人中間卻出現了許多傑出的鐵血政治家。於是,外交遊戲隨即展開,在失去昔日武力雄風之後, 蒙古領袖們只有鬥智這一種選擇,他們暫時放下宗教理想主義,變成了精明而冷酷的現實主義者。用漢人的貶義詞來說,他們義無反顧地“投靠”列強,反用“以夷 制夷”之策,以抗衡孫中山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式的漢民族主義者。

遺憾的是,派往列強各國的使節紛紛被拒之門外,德法英美不肯讓蒙古使節進入各自的官邸,日本天皇把蒙古使節的告急公文原封退回。誰都不願意為了不到二百萬人口的蒙古人得罪四億中國人,大家都在考慮國家利益。唯獨俄羅斯不同,因為蒙古的獨立符合其國家利益,它成了所有列強當中對蒙古的唯一支持者。然而,更令蒙古人遺憾的是,俄軍突然在內外蒙交界之處停留不前。這是因為在日俄戰爭戰敗之後,俄國不想再與日本產生摩擦。日俄曾經媾和於美國的樸次茅斯,之後日俄之間曾經有過七個秘密條約,詳細畫定了勢力範圍,互不挑釁。從客觀上說,是日本的崛起幫了中國。因為俄軍不怕中國,但是卻怕日本。

內蒙古王公看到大勢已去,紛紛致電南京,宣布擁立中華民國。1911年蒙古宣布獨立時,內蒙古49旗中有35旗馬上宣布歸附蒙古獨立政府。現在,他們改變方向,不想給故鄉帶來災難。蒙古人忍痛選擇骨肉分離,參與外蒙古獨立運動的海山等內蒙古志士也紛紛返回內蒙古,尋求 在中國境內的民族自治。

風雲突變,俄國發生革命,列寧對蒙古的君主立憲政府毫無興趣,甚至想要交好孫中山。面對國際形勢的變化,蒙古另一批政治家馬上開始社會主義革命,同時派代表去莫斯科艱苦遊說。聲稱要建立亞洲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個社會主義國家,急需紅軍援助。對於剛剛建國的蘇聯來說,迫切希望推廣共產主義,蒙古的革命完全符合其利益。回頭看看中國的國民黨,他們毅然選擇了蒙古的共產黨,派紅軍驅逐了盤踞在蒙古的白軍。

其實,社會主義只是一面旗幟,在蒙古根本沒有群眾基礎,因為喇嘛教僧侶“蠱惑”民眾反共。為了切實保障獲得蘇聯的持續支持,蒙古的領袖們第二 次忍痛割愛,大批屠殺僧侶,保持社會主義本色。與之相比,當時新疆獨立運動領袖,卻被莫斯科的指令殘殺,因為他們並不熱衷於共產主義,卻更忠實於安拉。看 似冷血的蒙古式斯大林喬巴山,他年輕時居然是一個出家僧人。這讓人想起海山主張的三項捍衛內容  “牲畜,語言,國家”。這是一個民族存在的底線,海山並 沒有把宗教、文字、服裝、政治制度等項目全都設定為捍衛對象。也許這就是鐵血政治家與我們普通人的區別,他們懂得被迫取捨。在你根本無法捍衛全部項目的時候,忍痛割愛便成了一種殘酷的抉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蒙古國領袖們又一次忍痛割愛,把內蒙古獨立運動領袖德王遣送給中國政府。中蒙關係一度異常親密,直到中蘇破裂,這個小國義無反顧倒向蘇聯為止。蘇聯解體之後,中蒙關係恢復正常,蒙古轉向民主制度,世界驚奇地發現,對這個內陸小國來說,社會主義 僅僅是個幌子。蘇聯東歐各國民主化之後,紛紛更換國旗,而蒙古卻只需拿掉一個小星星。原來,國旗上這顆星星只是個點綴,象徵著社會主義,整個國旗的圖案卻完全是民族主義的。也許,列寧和斯大林根本沒有想到,社會主義只是藉助紅軍的一張邀請信而已。今天的蒙古國,已經成了亞歐大陸上民主主義的典範。在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實行個人獨裁的時候,蒙古國卻堅決保持着多黨制和民選政府。在中國的專制高壓愈演愈烈的時候,在俄羅 斯的民主倒退萎縮的時候,夾在這兩個大國之間的蒙古國卻保持着民主本色。
會不會有第四個奇蹟?內蒙古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是歷史的無奈結果。內蒙古和中國之間當然沒有Hil(國境線),在沒有Hil的環境里,我們是否有可能保住我們的Hel(語言)?按照海山的理論,想保住我們的文化是絕對不可能了,被同化掉只是時間問題。但是,你會怎麼想?真的不可能嗎?難道不會有奇蹟發生?難道我們已經喪失了創造奇蹟的能力?

與漢族和睦相處,同時繼續保持自己的文化,這是擺在我們這一代蒙古人面前的奇蹟,等待我們去創造。也許有些人只是在抱怨,只是在嘆息,只是在爭吵,卻忘記了去努力,用智慧去創造奇蹟。

在現代國際國內社會政治環境中,我們該怎麼去奮鬥,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是蒼狼的後代,有責任為這個民族  -在這個星球上電閃雷 鳴地帶給世界以震驚的民族,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語言是具有社會性的,光靠課堂和家庭是無法保持長久的。我們必須建立蒙古人的社區,必須在蒙古人的自治社區內把蒙古語設定為官方語言。加拿大的魁北克就是我們很好的榜樣。當然,有一些極少數漢族極端民族主義憤青,他們企圖破壞民族團結,妄自尊大地想把漢文化徹底強加在我們頭上,恨不得同化掉我們延綿幾千年的文化,這不要緊,只要我們心裡還有堅定的信念,就完全可以戰勝他們。這種戰勝並不是通過暴力,我們不需 要劍,哪怕對方手裡有劍。我們需要的是不屈的信念。

多年前,在南非一座城市的街道上,走着一個身材瘦小的英國律師。對面來了一個白人種族主義青年,擋住了他的路,要他從便道上下去,走土路。他沒有和那個青年吵架,但也決不向他讓步,他眼裡沒有仇恨,但卻有堅定的信念。他只是淡淡地對那個青年說  路很寬,我們走得下。 後來,他和同胞們焚燒象徵種族歧視的身份證,身高馬大的南非警察走過來用警棍打他。每次被打倒之後,他總是再一次站起來,繼續往火爐里投放身份證,沒有武 力反抗,眼裡也沒有仇恨。憤怒與狂妄的警棍在他的頭頂揮過之後,聚集起來的身份證從他手裡散落在地上,他俯身一個又一個地重新揀起,繼續投放到火里,額頭 在不斷地流血。這就是聖雄甘地的故事  劍永遠無法砍斷水。

我們做了幾千年的騎士,現在讓我們下馬,做水  並保持自己的顏色。

藍色,是天的顏色,是那匹狼的顏色。在遠古,天把自己的顏色賜給了那匹蒼狼,它帶着這神聖的藍色,奔跑着穿過遠古的 滕吉斯湖,來到草原。這就是蒙古秘史告訴給我們的故事。我們是這批蒼狼的後代,心裡已經種下了這天賜的藍色。漢人可以自豪地做龍的傳人,永世保持他們那耀 眼輝煌的黃色。民族是平等的,我們的顏色是那清澈明快的藍色,天賜的顏色。

在蒙古秘史里,蒼狼和騰吉斯的湖水都是藍色的。朋友們,只要你靜靜地垂下雙眼,你會看到  在你的心底,滕吉斯湖的碧波依然在陽光下蕩漾,蒼狼的魂魄毅然在曠野上馳騁,因為  你是蒙古人。

現在是新的時代,讓我們默默地交換一下信念依然堅定的眼神,然後坦然下馬。告別勇武不屈的騎士,做一汪利劍無法斬斷的湖水。並坦然地對自己說  為了保持這天賜的藍色,我寧願做騰吉斯湖!

祖先們曾經用武力征服了世界,我們卻要用非暴力來拯救自己,拯救內蒙古,拯救中國。同胞們,用我們的善良和不屈,驅走黎明前最後一縷黑暗吧。

這,就是我們的第四個奇蹟。是屬於我們這一代蒙古人的奇蹟。

 

本台選刊網友來稿及網上時評類稿件。所刊文稿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評頭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薦稿件。摘選文稿以文明、理性、獨立、多元為準則,本欄以此自勵,並同大家共勉。

 法廣編輯部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