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網友惠稿

鐵血高壓不能堵絕革命

摘要:“當民意、民間思潮滲入時,統治集團內會產生兩種東西:政治家和野心家。不論是政治家還是野心家,他們無可避免地必然要向民間爭取支持以壯大和強化自己力量。當政治家或野心家力量足夠與在朝掌權者較量時,社會就會形成兩股對抗勢力。”

廣告

網友惠稿:鐵血高壓不能堵絕革命
惠稿作者:張三一言

革命可以用鐵血高壓住;蘇在史大林時代和中共國在毛江胡時代的統治給我們提供了證據。但是,只能在特定時空內是有效,長期無效。就是說鐵血高壓不可以堵絕革命。蘇東、北非專制政權解體是鐵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壓不能持久效,極權專制必有垮台的一天”。

“鐵血高壓不能堵絕革命”。我認為這話有道理,因為有事實支持。

問題是所謂長期到底有多長?如果還要等上千百年才到“必有垮台的一天”,這個“必有一天”到底有甚麼意思?歷史上有專制存在幾千年,總不能說幾千年時間不能算是長期存在;六十年中共國極權專制,我認為也是“長期”。太長之期的“必有一天”沒有實際意義。

但是,我認為共產黨的終日不會長期又長期,“共產黨臨近終日”是可能的事,我可以說出中共國革命的可能性的道理。

其一

談革命有沒有可能,決定於社會有沒有革命因由,人們有沒有革命的要求。當人們沒有道可循表達意願、爭取權益時,社會有革命需要,人們會有革命要求。當一個權力不願意對存在的錯誤缺陷進行改良時,社會就會有革命需要,人們就會有革命要求,革命無可避免。反之則沒有革命需要。這雖則是老生常談,但它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與正確的道理。

現在看看中共國國情。

民眾有可循之道表達意願、爭取權益嗎?
一黨專政的共產權力對存在的錯誤缺陷有改良意願嗎?

答案全是否定的。這一否定必然使到中共國之革命沒有可能緩和,更沒有可能消減;事實是在加劇中,而且,一般人認為,已經導致共產國官民矛盾臨近爆發點。爆發=革命=共產黨解體。

中共國的革命可能性,即是共產黨解體的可能性是明明白白實實在在存在的。

其二

政治上有一種現象,統治集團很難堵止民間思想滲入。當民意、民間思潮滲入時,統治集團內會產生兩種東西:政治家和野心家。不論是政治家還是野心家,他們無可避免地必然要向民間爭取支持以壯大和強化自己力量。當政治家或野心家力量足夠與在朝掌權者較量時,社會就會形成兩股對抗勢力。過去不論,就今天世界和中國政治氣候來說,在野一方是天然革命派,在朝一方是天然保守派。這是革命可能性之一,或者說是革命不可避免理由之一。

兩派較量當然有輸有贏,但是輸贏結果命運卻不同。革命一方輸得出,輸了可以再輸;就近代而言,保守一方輸不起,多數會一輸就一鋪清袋,沒有報復的賭本和機會。

其三

共產黨必有垮台的一天。是誰推垮它的?

和很多人談社會變革只看到經濟物質看不到精神意識型態一樣,談論制度、政權解體時,只看到反體制力量,看不到道德、公義等的巨大作用。

到底道德、公義等力量怎麼在制度、政權解體起作用?

我們常說共產黨“滅絕人性”、“禽獸不如”。但是,這只是憤怒中的罵語,在理性說理中不管用。理性告訴我們,共產黨人,包括毛江(清)江(澤民)胡習等黨頭們都是有人本性的人,他們與常人不同的只是有政治權力且把利益極端化而已;因而他們經常施惡政、作出害民行為時,與常人一樣或多或少或濃或淡都會感到羞恥、違背良心道德、是非顛倒,都有人的負面感受。

這是很關鍵的問題。作為常人的共產頭子沒有辦法避開常人的羞恥感、道德感、是非感、人情人性,所以,在施惡政、害民時,內在心理無可避免受到內在的律令性的發自內心的良心、道德、羞恥、是非、人性等壓力與譴責。

一般來說這些內在東西在相當期間內是可以壓制或隱蔽的。因為在初期,作惡者都認為,或自欺他們的理念是正義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所以初期會出現理歪你壯的怪事,例如,共產黨建政前或初建政時土改鬥地主資本家之類。但是,另一方面受到代表道義和人性的外來民眾譴責和羞辱;這一外來道義和人性壓力必然會衝垮他們歪理的心理底線。在內外交織“惡性互動”下,迫使他們的良心、道德、羞恥、是非、人性內心律令與所持的歪理嚴重衝突,迫使作惡者失卻行惡意志力──惡意志力失卻可能表現在同一人同一代人的的前後階段,也可能要等待隔代才能顯現。例如,從毛澤東時理歪氣壯鬥天鬥地鬥地富反壞右,到今天胡錦濤擺出一副菩薩臉鑄造和諧社會的變化得到證明──隔代顯現。越是極權、越是極惡,其“惡性互動”就越熾,其行惡意志力消損就越急速。其行惡意志力消失的效果是控制力減弱,革命就有生存空間累積實力和行動的可能。革命就到來了。

雖則良心、道德、公義、是非等意識型態軟力好像看不到摸不着,但是,人類意識型態軟力量在政治演變過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本台選刊網友來稿及網上時評類稿件。所刊文稿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評頭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薦稿件。摘選文稿以文明、理性、獨立、多元為準則,本欄以此自勵,並同大家共勉。

 法廣編輯部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