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網文選刊

莫非:三八節,喊出女性自由的吼聲

摘要:“今天是第一百零五個國際勞動婦女節,在中國卻是另一番景象,從官方到民間到處都在祝福女性們婦女節快樂,與“勞動節快樂”一樣,這個節日已經失去了它本來 應有的意義。有多少人知曉紐約女工的罷工?又有多少人能夠在這一天,真正關注女性是否真的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社會?一句“婦女節快樂”,不會讓女性因此快樂 起來,反而彰顯了整個社會對於女性真正處境的漠視。”

廣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網文選刊:三八節,喊出女性自由的吼聲
作者:莫非
轉自《新公民運動》2015年3月9日

我們行進、行進,我們帶來更好的明天。

我們要為溫飽(麵包)而奮鬥,也要為生命中美好的事物(玫瑰)而奮鬥!”

1908年3月8日,一萬五千多名婦女在紐約市遊行示威,喊出口號  麵包與玫瑰。這場遊行是在紐約市編織業工會的女工領導下開展的,他們要求改善工作條 件,制止使用童工和爭取投票權。為了紀念這一次罷工,1909年美國社會主義黨將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節。1910年8月,在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上,德國社會主義者克拉拉•蔡特金提議宣布將3月8日作為國際勞動婦女節,以紀念美國女工的示威遊行,並向世界勞工婦女致敬。

今天是第一百零五個國際勞動婦女節,在中國卻是另一番景象,從官方到民間到處都在祝福女性們婦女節快樂,與“勞動節快樂”一樣,這個節日已經失去了它本來 應有的意義。有多少人知曉紐約女工的罷工?又有多少人能夠在這一天,真正關注女性是否真的生活在一個美好的社會?一句“婦女節快樂”,不會讓女性因此快樂 起來,反而彰顯了整個社會對於女性真正處境的漠視。

一百多年前先輩們喊出的那兩個口號  麵包與玫瑰,那才是快樂的前提,而我們今天的婦女們,其生存的權利與女性的發展雖然得到了很大的進步,然而還有很多的女性,仍然為著基本的生存在掙紮,仍然因為沒有足夠的發展而苦惱。

2014年七月,因為罷工被工廠開除,50歲的周建容用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性農民工的一個縮影,她們為了工廠付出了幾十年的青春與汗水,臨近退休仍然拿着低工資,享受着最低的社會保障甚至沒有任何保障,時常面臨加班,過着二點一線與家庭分離的生活,辛苦賺來的錢供農村建房,撫養孩子與老人,沒有什麼積蓄。工廠搬遷或者關閉時,他們就被勞動力市場拋棄,等待他們的是一無所有,不再年輕,沒有僱主要,沒有積蓄,還有少得可憐的養老保障。就這樣,她們被資本的剝削與社會的漠視一步步逼上了絕路。

“我們行進、行進
我們帶來更好的明天
全世界的女性
站起來為自已奮鬥吧!
再沒有奴役與剝削
再沒有老闆枕上香
長工露水寒!
只有
所有人分享生命的可貴
麵包與玫瑰 麵包與玫瑰!”

這首《麵包與玫瑰》里唱的“再沒有奴役與剝削,再沒有老闆枕上香、長工露水寒“的美好願望,在如今的中國並沒有實現,在全球化的世界工廠里,中國女工們仍然忍受着剝削與奴役。八千多萬像周建容一樣的女工,從農村來到城市,付出勞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們拿着比男性少的工資,從事低薪甚至是非正規的工作,生活一直在為“麵包”而奔波。

在新自由主義政策主導下的中國,市場化改革不僅製造了廉價而乖巧聽話的女性勞動者,同時還將勞動力的再生產推回到家庭,在傳統的父權制度下的作用下,家庭的照顧承擔者往往都是女性。於是,我們看到無數的女性成為雙職母親,下班後仍要承擔家務與孩子照顧。

經濟上的弱勢地位還加重了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友好,針對女性的性別暴力屢見不鮮,深圳市一份三年家暴求助者的數據顯示,有70%的求助者是來自非深圳戶籍的外來打工者。然而,性別暴力的受害者尤其是外來女性,仍然處在關愛的真空地帶。

面對資本、性別與城鄉差別這三座大山壓迫的女工們,一句“三八節快樂”無非只是心靈雞湯式的寬慰,廣州勝美達工廠的女工們卻用爭取養老保險補繳和建立工會 的實際行動,讓人感受到了女工們團結的力量。歷史的經驗表明,勞動者的行進,可以把陽光帶進。

“冰河在春天裡解凍
萬物在春天裡復生
全世界被壓迫的婦女
在”三八”
喊出了自由的吼聲
從此
我們一起打破毀人的牢籠
苦難
使我們變得更堅強”

在今天,讓我們隨着這首冼星海創作的《三八婦女節歌》,一起喊出女性的自由的吼聲!三八婦女節的全部意義,就在於權利!
 

 本台選刊網友來稿及網上時評類稿件。所刊文稿為一家之言,期望大家評頭品足,也希望大家推薦稿件。摘選文稿以文明、理性、獨立、多元為準則,本欄以此自勵,並同大家共勉。

 法廣編輯部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