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自由

從《國安法》下架文化作品二例淺窺紅線 以及背後潛藏目的

港人對《港區國安法》被濫用的憂慮在過去一星期因為兩宗文化作品「被下架」事件而加重,一是中上環一間小店被當局以存在國安風險為由而「被同意」將一幅已有十多年歷史丶但被投訴令人聯想到 2019年「黑暴」的塗鴉抹掉;二是一篇暢想2050年情況的徵文比賽小說被要求下架,否則主事人會成為「第九名」海外港人通緝犯,網主因害怕連累在港家人和朋友而關閉網站,並打消回港的念頭。

小店塗鴉一月三變,,原因只是有人聯想圖左的黃帽工人為部分人口中的黑暴。
小店塗鴉一月三變,,原因只是有人聯想圖左的黃帽工人為部分人口中的黑暴。 © 麥燕庭提供
廣告

那是什麼觸動了當局的國安神經?

先說小店被抹掉的塗鴉,那是一對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建築工人和一頭動物在吃面的卡通畫,據店主何先生透露,畫作在他接手小店前已存在,應已有十二年歷史,是一對外國藝術家親繪,因為當時中上環有不少重建項目,很多建築工人喜歡來這快餐店吃面,畫作就是反映區內風情和草根階層,與社會事件無關。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中,抗爭者被視為「黃」色陣營,建制派則稱為「藍營」,而建築工人的安全帽很多時都是黃色的。

但在數月前,樓宇的業主立案法團代表跑來要求他刪掉畫作,指塗鴉有機會牽涉國安法,但他不以為意,因為有關塗鴉存在已久,且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業主意見也不是官方要求,故此沒有理會。直至最近,有民政處職員到快餐店向他們表示,有關塗鴉有機會幹犯國安法,最好抹掉,避免犯法。

官稱善意提醒 店主稱是指示 議員籲勿上綱上線

何先生表示,曾追問處方職員塗鴉具體觸犯了國安法那條罪行,但對方沒有回應;只是遞上早已準備好的同意書,一是自已處理或是由處方處理;他在與員工商討後,為免影響店鋪和熟客而簽署同意書,讓民政處清除畫作。他不認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事後回應傳媒時稱,民政處人員只是「善意提醒 ……,佢哋可以決定唔處理(塗鴉)」的說法,指他在數次與民政處職員接觸當中,曾問對方能否把安全帽的顏色轉為白色了事,但對方表示不可以,何先生認為,根本不存在可以不處理的選項,形容當局是「指示」店方清除相關壁畫。

該店於本月19日在臉書上載圖片,顯示原作及塗鴉被抹掉後的灰牆。他在 25日開腔向傳媒憶述事件時表示,對作品最終被清除感到可惜和無奈,亦擔心事件令藝術表達空間收窄,稱港府宣傳香港是自由城市,藝術表達正好是「唱好香港」的一部分,當局不應輕易指控藝術品違反國安法。

民青局長麥美娟同日回應,指當局是收到投訴後才採取行動,指職員亦是以一般人的感覺,「很容易令人聯想到牽涉『黑暴』或『港獨』」,強調事件與是否扼殺創作自由無關。

但立法會議員張欣宇翌日指出,涉事壁畫存在十多年,不可能是「黑暴」或有港獨的意思,質疑有人「上綱上線」,硬拉往政治層面,寄語擁有公權力的政府部門丶管治團隊及議員,在這類事件上都應該保持克制,否則可能會嚴重打擊市民信心或觀感。他提醒道,香港奉行的普通法並非有罪推定,當局應盡量尊重私人產權,否則會令經營者焦慮。

預想香港失自由 小說被指違國安

至於另一篇觸動當局國安神經的文章,是推動廣東話(粵語)的「港語學」舉辦的網上徵文比賽作品。

「港語學」主席陳樂行經電郵向本台證實,涉事文章是於2020年中參與「中西區廣東話徵文比賽」丶由「小葭」撰寫的《我們的時代》,現已下架,本台透過「網際網路檔案館」瀏覽該文章,內容描述當時與 2050年的香港景況,前者仍保留以外國人命名的街道,並可自由出入全港首間清真寺。到了2050年,有些街道已易名「人民中路」,當年主角曾遊覽的外國人名街道委快亦會改名,因為「政府覺得民度太過有殖民地色彩」;2025年時,政府要壓制宗教自由,所有宗教場所被掌控;而男主角在回憶中亦提及帶他離開香港的父母,曾在年輕時吸入太多中國製造的催淚彈,以致身體轉差,二十餘年後相繼離世。作品最後並以「人與極權嘅抗爭,你記憶與遺忘嘅抗爭。」作結。

該項比賽經區議會「社區參與撥款計畫」舉辦,同年11月公布結果,但因中西區民政事務處不滿該篇及另外十篇作品的內容「有爭議性丶令人誤會及不安或影響社區和諧的元素」,要求暫緩處理作品,亦未有如數付款,令全數十八篇作品未能付梓。事件膠着兩年多後,竟由警方國安處人員在不提供具體問題下,要求將文章下架,發展至整個網站停止營運。

「港語學」昨(28日)在網上發出由身處海外的主席陳樂行發出的「執笠」(即結業)公告,指國安警員上周二(22日)早上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到他家人寓所搜查及問話,並要求其家人轉達文章涉嫌違反國安法,要求將文章下架的信息。陳其後表示,警方曾向他的家人表示,如果不把文章下架,「你都唔想個仔成為第九個通緝犯吧?」

國安警員沒有達詳細解釋,但國安處現正懸紅各100萬元通緝八名身處海外的民主派人士,陳認為警員的說法是威脅通緝他。

港語學公告停止運作,主席陳樂行顯示國安警曾與他越洋聯絡。
港語學公告停止運作,主席陳樂行顯示國安警曾與他越洋聯絡。 © 網頁及畫面截圖

陳樂行疑針對港語學 打擊撐廣東話運動

陳在事件曝光後,於網媒《稜角》的網上頻道發放一段他在與家人通話並下架文章後與警方通話的紀錄,顯示警方曾到他過往經營的蛋糕店搜查,當他表示涉事文章已下架時,警方才醒覺,但旋即又指文章似乎可以用密碼讓人進入閱覽,提及可否邀請港語學舊成員幫忙將文章弄至完全不可閱覽。

陳說,由於警方提及其他成員的名稱,令他擔心會影響成員的安全,故決定結束組織去保障在港舊成員的安全。他已停止港語學的運作,並啟動解散程序。 

陳樂行形容,事件十分荒謬,令他大感錯愕丶恐懼和危險,正在歐洲旅行的他原擬暑假後回港,但現已改變主意,不會返港。他慨嘆,「我從來沒預期一篇小說會令我不能再回香港。」

他又懷疑,當局因為一篇未經刊登的文章而採取行動,目的其實是打壓「港語學」,因為之前已有親北京人士不滿他們撐廣東話,個別人更指這是撐「港獨」,他認為,事件會打擊保育廣東話人士的信心。

而親京《文匯報》今日報道「港語學」停止運作的消息時,三分之二的篇幅是細數陳過往撐粵語的事例及加入「反對派」工作,指他是激進「本土派」;報道又指他在 2019年初與「學生動源」鍾翰林丶「香港民族陣綫」梁頌恆及「學生獨立聯盟」呂俊賢等多名「『港獨』組織頭目」反對「普教中」(普通話教中文),指責他們要挾教育局停止「普教中」。報道最後指,陳在 2019年11月區議會選舉後,轉任「撐暴」區議員劉家衡的助理。

港語學於2013年成立,以「捍衛香港人嘅語言權利」為目的進行註冊,該組織自言曾在教育局企圖把廣東話列為非法定語言丶考試及評核局取消中文科口試丶蔡若蓮上任教育局長並推行普通話教中文科政策等「重大語文危機」時致力守護港人使用母語,尤其是廣東話及繁體字的權利。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