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歌舞劇

音樂劇媽媽咪呀!純粹的妙不可言的娛樂享受

如果你想換換腦子,那就去看看音樂歌舞劇吧!近幾年來法國開始流行音樂歌舞劇,剛剛在巴黎開始上演的音樂歌舞劇媽媽咪呀!再次引起轟動。由於經濟不景氣,法國人更加喜歡看皆大歡喜的音樂歌舞劇。

堂娜和她兩位來參加女兒婚禮的朋友高唱她們年輕時的歌曲
堂娜和她兩位來參加女兒婚禮的朋友高唱她們年輕時的歌曲 路透社
廣告

“這不是一部希臘式悲劇,而是由瑞典阿巴流行樂演唱小組(ABBA)充滿快樂的歌曲襯托出的讓大家喜笑顏開的音樂歌舞劇。”製作人卡梅(Judy Cramer)女士介紹說。舞台上布景非常簡單,兩座白色房子和幾顆樹。這個發生在希臘的故事情節也同樣的簡單:一位單身母親堂娜和她即將結婚女兒蘇菲,還有三位男士,誰是女兒的親生父?”蘇菲馬上就要出嫁,獨自一人把女兒拉扯大的堂娜自然一刻不得閑,除了忙着張羅女兒的婚禮,她還邀請了二十年前一起組成女子搖滾樂隊的兩位好友湯婭和羅茜,準備一起狂歡。蘇菲也瞞着老媽,偷偷發請柬邀請了三名秘密客人。

原來,蘇菲從小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夠親自在婚禮這天出現,帶着祝福,挽着她的手走進教堂,只是媽媽卻從來對她的父親身份緘口不言。婚禮前夕,蘇菲偷看了媽媽的日記,卻發現媽媽交往過的三個男友們,都極有可能是她的親生父親!為了搞清真相,她不得不照着舊信件地址,寄出請柬邀請了母親多年未見的三位舊情人。

可讓蘇菲意想不到的是,婚禮的前一日,三個“爸爸”竟然一齊抵達!山姆、比爾和哈里,三個前男友都懷着不同的心情再回到這個希臘小島,各自緬懷着當年與堂娜的一段情。既喜又驚的蘇菲本打算把三個“爸爸”留作婚禮時給媽媽的驚喜,卻不料意外發現三箇舊情人的堂娜差點沒激動得昏過去--媽媽咪呀,惡夢又回來了!到底誰才是蘇菲的親生父親?堂娜又會和三箇舊情人擦出怎樣的火花?而歡天喜地的婚事,是否會變成怎樣的嬉笑鬧劇呢?整個故事充滿懸念和矛盾,情節富於波瀾。

ABBA演唱小組的歌曲

唱紅全球的瑞典阿巴ABBA演唱小組愉快的歌曲,把觀眾帶回了七十年代,那時候流行自由的愛,當時的口號是“love and peace”(愛與和平)。他們的22首歌曲在這部音樂歌舞劇中再次推出。歌詞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他們的歌曲唱出了愛情,友情和歡笑這三個令人嚮往的永恆的主題。ABBA阿巴演唱小組的歌曲恰到好處地襯托出人物的喜怒哀樂,像《跳舞皇後》(Dancing Queen)、《我心有夢》(I Have a Dream)、《你可願意》(Voulez-Vous)、《何不愛愛我》(Take a Chance on Me),《知你知我》等。

演出充滿了快樂幽默的激情,在整整兩個多小時的演出中觀眾們鼓掌頻頻,當堂娜開唱《The winner takes it all》(勝者為王)時,觀眾也情不自禁地和她一起唱了起來。演出接近尾聲,25名演員穿着耀眼閃光的七十年代的風格的服裝集體出現在舞台上:穿着高高的領子的上衣,寬大的喇叭褲,當他們模仿阿巴演唱小組的動作側身,高高舉起麥克風齊聲高唱《跳舞皇後》時,這個有1600個位子,座無虛席的法國大劇院簡直都要沸騰起來了,觀眾們簡直要瘋狂了:觀眾有的起立鼓掌,有的隨着熟悉的歌曲一起高唱,更有的觀眾乾脆伴隨着歌曲在劇場中的過道上搖擺跳舞,手舞足蹈。現場演奏的樂隊也在觀眾的歡呼聲中又重新演奏了《跳舞皇後》。

演出在歡騰快樂的氣氛中結束,演員們幾次謝幕,觀眾掌聲不息。興奮的觀眾們有七十多歲的老人也有五六歲的孩子,大家都起立不停地喝彩。這真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演員們用阿巴ABBA的歌曲表達出來的快樂的人生態度感染了所有的觀眾。滿臉微笑觀眾們陸陸續續依依不捨地離開劇場。

根據巴黎劇場負責人的介紹,每天晚上觀眾都是這麼快樂興奮,媽媽咪呀自從十月底在巴黎上演以來是場場爆滿,整個十一月份的票已經早早銷售一空,有十二萬張預定票已經賣出,另外明年四月後還要繼續加演。

路透社

“媽媽咪呀”音樂劇首次上演是在1999年4月6日倫敦西區的愛德華王子劇院。這出有20多首ABBA暢銷金曲組合而成的全新音樂劇一炮打響。瑞典國寶級樂隊ABBA樂隊25年前以《滑鐵盧》贏得歐洲歌唱大賽冠軍,歌曲紅遍全球。“媽媽咪呀”這個音樂歌舞劇也風靡世界,已經巡演全球240座城市,吸引了全世界40個國家的4千2百萬觀眾。還被翻譯成14個國家的語言,有10個不同演出版本在, 創下全球20億票房記錄。成了百老彙音樂歌舞劇的經典劇目之一。

全球性的成功

那麼怎麼解釋媽媽咪呀這部音樂歌舞劇取得這樣的全球性的成功呢?研究音樂歌舞劇歷史並且著有“音樂歌舞劇歷史”一書的法國作家聶多(Patrick Niedo)先生表示“這部音樂歌舞劇充滿節日氣氛,即浪漫又幽默,當然符合眾人娛樂消遣的胃口。”英國的“星期日快報”和BBC的戲劇評論員馬克 山頓認為“‘媽媽咪呀’用一種新鮮,富有生命力的直接的方式把眾人熟知的節目極端巧妙的個性化了。‘媽媽咪呀’保持ABBA流行歌曲的完整性的同時,把故事提升到感人的程度。”

“媽媽咪呀”製作人卡梅(Judy Cramer)女士感嘆地說十年前她就想用ABBA的極其富有感染性的流行歌曲去創造一個動人的音樂歌舞劇。她結交了女劇作家莊森(Catherine Johnson), 兩個人反覆聽ABBA樂隊的歌曲後發現早期ABBA樂隊的歌曲天真,躁動適合表現十幾歲少女。後期的ABBA更加成熟,富有思想,而且ABBA的歌大部分是女聲音唱。因此劇作家決定故事定格在講述兩個年齡段女性的故事:母親與女兒,當然“我們要創作令人信服的角色,把動人的故事和美妙的歌曲完美地結合起來。”隨後卡梅又找到了女導演麗鷗迪(Phyllida Lloyd)。卡梅說“我們這三個女人通力合作使“媽媽咪呀”非常成功。

“媽媽咪呀”講述了兩代人的代溝;父母曾經迷失後又尋找發現真正的自我。雜亂無章單身母親和她的兩個好朋友:一個養尊處優,一個務實滑稽。這個演出展示了現實處境下人們真實的生活。觀眾們在“媽媽咪呀”音樂歌舞劇里發現了自我,引起共鳴。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