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旅遊/藝術

吉凡爾尼(Giverny):莫奈最後的家

離巴黎88公里,通往諾曼底路上的小鎮吉凡爾尼(Giverny)是莫奈生活和繪畫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站。現在儼然已經成為喜愛法國印象派畫風的人朝聖的地方。

廣告

莫奈在火車上看到這個風景美麗的小鎮後,就決定把家搬過來。畫家的到來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從此名揚四海。而莫奈精心經營的花園裡的花草樹木,布滿睡蓮的池塘和日式小橋成為他後期藝術創作最重要的主題。1926年莫奈在與世長辭,他的家和花園經過修繕後,從1980年開始對外開放,每年從四月到十一月份吸引着四十萬參觀者。

莫奈:除了畫畫和園藝,我什麼都不會

1883年,莫奈和他的夫人愛麗絲帶着他們的八個孩子(莫奈和他的前妻卡米葉有兩個孩子,愛麗絲與他已故的丈夫有六個孩子)搬到了小鎮上原來是榨汁車間的一座諾曼底風格的大房子里,房子後面近一公頃的土地上本來種着很多蘋果樹和蔬菜,但喜愛植物花卉的莫奈和妻子商議後砍掉了幾乎所有的樹木,他計畫着將這裡變成一個他夢想已久的大花園。

搬到吉凡爾尼後,莫奈多次在與朋友的通信中提到他對這裡的喜愛,他說:“我十分開心,這裡對我來說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他憑着畫家對色彩和光與影特有的敏感度來設計花園,幾千多玫瑰,鳶尾花,牡丹,東方虞美人,水仙,鬱金香等花的根據各自顏色和開花的季節在花園裡找到了應在的位置;莫奈對待他的花園用的是和繪畫一樣的熱情和耐心。他後來向友人表示他把錢都化在購買花卉上了,而同時他也從園藝活動中也獲得了無比的快樂。實際上,他的確不惜巨資從各地購來他需要的稀有花種,自己親手種植。

日本橋與睡蓮

由於莫奈一直都很喜歡撲捉水中的光線和雲在水中的倒影,為了更好地觀察和畫水的變化,他決定在花園裡修一個池塘,而這樣做就要引來附近一條河流的水,此計畫曾一度遭到鄰居們的反對,但值得慶幸的是莫奈的計畫最終得到當地警察局的支持,才有了後來的睡蓮系列大型繪畫作品。這個池塘被他稱為“水花園”。他隨後請人在池塘上修了一座小橋,這座橋的風格明顯受到莫奈鍾愛的日本畫的影響,但是他還親自將橋漆成綠色,也許是有意與傳統的日本橋的紅色區別開來,如今垂吊在橋上的紫藤也是莫奈種下的,池塘邊的竹子,銀杏,百合,垂柳和日本牡丹都更給整個花園增添了強烈的東方色彩。

說到莫奈的後期創作就不能不提及睡蓮,他曾經說過:”我喜歡水,也喜歡花,當池塘修好的時候,我就想在裡邊種上花,從一本花卉目錄上,我選了睡蓮這種美麗的花。。。。。。。我用了很長時間來讀懂睡蓮,種的時候其實也沒有想到會畫它們,而突然有一天我發現了我的池塘象仙境一樣的美麗,我拿起畫筆。。。。。。從此就沒有畫過別的東西。”

的確,要畫花就要先懂花,莫奈從1897年開始畫睡蓮,在尋找天空與開滿睡蓮的水相融合的氣氛時,莫內的藝術達到了又一個高峰,他的一系列睡蓮巨幅畫作將其藝術推向抽象畫的邊緣。

莫奈的花園是他的驕傲,他經常帶着朋友們到池塘邊散布,看睡蓮,欣賞景色;花園也是他和朋友們的通信中經常談到的話題,他在給克雷蒙梭Clemenceau的一封信中這樣寫到:”您答應過要來的,我一直在等待。現在來就是最好的時候,您可以看到花園裡怒放的鮮花,但不要耽擱的太久(。。。。。。)否則,過一段時間,花就要凋謝了“

他自己也常常在水邊留戀忘返。對藝術追求完美主義的他,在經營花園時也同樣一絲不苟,他雇了一個園藝師全天對花園進行打理,為了保持花園的美感,園藝師必須將死掉的葉子及時清除。

莫奈於1926年12月5日在家中去世,他被下葬在吉凡爾尼小鎮的墓地里。

他曾經在吉凡爾尼(Giverny)的家裡珍藏着他認為自己在各個階段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去世後,兒子米歇爾-莫奈Michel Monet將所有畫作連同吉凡爾尼的莫奈故居一起捐贈給了法蘭西美術學院,現在這些作品就在巴黎的馬爾莫堂Musée Marmottan博物館裡展出,這也是世界上目前擁有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

隨着春天的到來,莫奈故居的花園裡的花爭奇鬥豔,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喜愛藝術,喜愛花園的遊客。除了花園以外,莫奈故居的家裡也始終保持原貌,客廳,廚房都可以看到當年他們生活的場景。房子里掛着莫奈當年收藏的日本的浮世繪。選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到吉凡爾尼來賞花,也許能發掘出內心的藝術靈感呢。

 如何前往
前往吉凡爾尼除了可以開車前往以外,另一個途徑就是坐火車去,從巴黎的聖拉薩爾 Saint Lazare車站乘車,車程為45分鐘,在Vernon 車站下車。

莫奈故居基金會網站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