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電影節

法國影迷與戛納國際電影節觀眾同時共享開幕式

5月11日晚,舉世矚目的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正式拉開帷幕,在將近兩個星期的時間裡,戛納這個地中海藍色海岸上的美麗小城將吸引世界上幾乎所有媒體的關注,電影節也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娛樂話題。今年電影節的開幕和閉幕式的主持人,年輕的演員Melanie Laurent梅拉妮•羅蘭就說:“戛納,對我來說就是迪斯尼樂園,是我玩的最開心的電影世界”,可謂是一語道出了電影節的氣氛。

金棕櫚與戛納城
金棕櫚與戛納城 REUTERS/Christian Hartmann
廣告

戛納電影節又名康城電影節或坎城電影節,是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意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但是同為電影節,似乎唯有戛納電影節的光環特別耀眼,除了電影節給觀眾們帶來的節日氣氛以外,可能與電影節的組織者對選擇入圍的電影的挑剔,和評委們的高標準的評判態度分不開。能夠被電影節選中正式入圍參賽,捧得金棕櫚,是世界上所有的電影節人士都夢寐以求的事。據說,今年從世界各地提交給組委會的電影多達1715部,而最後有幸參加電影節各個單元的影片總共有57部被選中,其中參加正式競賽單元角逐金棕櫚獎只有十九部。

伍迪•艾倫的電影的謎底最終揭曉

<<午夜巴黎>>導演伍迪 艾倫,影片男女主角拉謝爾Rachel McAdams和歐文Owen Wilson在電影節.5月11號
<<午夜巴黎>>導演伍迪 艾倫,影片男女主角拉謝爾Rachel McAdams和歐文Owen Wilson在電影節.5月11號 REUTERS/Vincent Kessler

為了拉近電影節與觀眾的距離,今年電影節的開幕式當晚,某些法國電影院同步直播開幕式現場並首映伍迪艾倫的新片《午夜巴黎》。美國導演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這部在巴黎拍攝的影片的謎底也將最終揭曉,不僅有眾多影星參加,法國第一夫人卡拉 •布魯尼-薩克奇也應邀做友情出演,至今,故事情節一直是個秘密,人們都很好奇在巴黎的午夜究竟發生了什麼!而第一夫人首次觸電是否也會像她的模特和歌唱事業一樣成功,都令大家關注。布魯尼不出席開幕式,也不與劇組其他人員一起走紅地毯,法國第一夫人在接受法國電台RTL的專訪時說,出於個人和工作的原因,她無法前往戛納。

明星,導演,製片人,作家組成的陣容強大的評委團

電影節說到底是電影的競賽和評比,所以讓我們來看看這場比賽中的核心人物  評委會的成員。
擔任第六十四屆戛納電影節的評委主席是美國的著名演員導演 羅伯特 德 尼羅Robert de Niro。他憑精湛的演技成為好萊塢重量級的表演藝術家之一。現在除去繼續演藝生涯之外,也開始轉型做製片人。他在銀幕上塑造了很多硬漢的形象,據跟他合作過的人說,德• 尼羅在生活中非常平易近人,擅長與人交流,也樂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今年的評審委員會和以往一樣,成員分別來自各大洲,包括著名演員,導演,製片人和作家等,其中的一部分也都是為中國觀眾所熟悉的。他們分別是:

評委會成員(從左至右):阿薩亞斯,麗娜•烏曼,裘德 •洛,馬爾緹娜•古斯曼,烏瑪•瑟曼,德 尼羅,施南生,阿呼納,杜琪峰
評委會成員(從左至右):阿薩亞斯,麗娜•烏曼,裘德 •洛,馬爾緹娜•古斯曼,烏瑪•瑟曼,德 尼羅,施南生,阿呼納,杜琪峰 REUTERS/Christian Hartmann

美國好萊塢女星烏瑪•瑟曼Uma Thurman,她1988年出道,已在三十多部影片中飾演角色,1993年在戛納展映的《瘋狗與格拉瑞小姐》中,她曾與羅伯特•德•尼羅演對手戲。而與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合作的《殺死比爾》一和二兩集中的女英雄形象讓她一躍成為世界級的明星。

英國演員裘德 •洛Jude Law,是英國最有名的男星之一,曾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並被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他在拍攝電影之前從事喜劇行業。在1997年的《變種異煞》中表演出色,並在隨後出演的各類影片中以優雅的表演獲得成功。他與斯皮爾格Steven Spielberg、克林 •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王家衛等大導演都合作過。

今年沒有中國大陸,也沒有港澳台三地的電影入圍正式競賽單元,但讓華人影業人士欣慰的是有兩位香港演藝界的重量級人士擔任評委會成員:
一位是著名製片人施南生,她是香港寰亞影視責任有限公司副主席,著名電影人,資深經理人、製片人。施南生出生在香港,曾在英國求學,之後在著名的製片廠Cinema City工作。1984年,她和丈夫徐克成立了他們自己的製片公司  Film Workshop有限公司,並獲得很大成功。她也是影片《無間道》的製片人。

另一位是知名導演杜琪峰。他從拍電視劇起家,拍攝了首部長片《碧水寒山奪命金》後,又拍攝了武俠影片、喜劇和歷史題材影片,作品包括風靡大陸的《射鵰英雄傳》、《鹿鼎記》以及《雪山飛狐》等經典影片。由於杜琪峰2004年的作品《大事件》入圍戛納電影節的影片而名揚世界。他曾攜影片《龍城歲月》第一和第二集以及《鐵三角》(2007年)和《復仇》(2009年)重返戛納。

評委奧利維耶 •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是法國著名的導演和劇作家,曾在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校研究美術,酷愛文學、繪畫和電影。1986年,他拍了第一部影片後,至今執導的影片超過15部,其中和前妻張曼玉合作的影片《清潔》使張曼玉獲得了2004年最佳女主角。2010年,他在非競賽單元展映了作品《卡洛斯》。

阿根廷籍的女演員兼製片人馬爾緹娜•古斯曼Martina Gusman,今年32歲,曾在Pablo Trapero執導的3部影片中擔任角色,包括2005年的《土生土長》,入圍2008年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的《獅子籠》,以及2010年在一種注目單元亮相的《卡拉鷹》。所以也可以說她是戛納電影節的常客。

Linn Ullmann是瑞典作家,多部小說成為暢銷書。雖然本身從事的職業與電影沒有太大的聯繫,但出生在一個電影世家,是著名演員兼導演麗芙•烏曼Liv Ullmann和大導演Ingmar Bergman英格瑪•伯格曼的的女兒。她在1997年首度拜訪戛納,在電影節50周年之際替父親接受了授予電影節人士的最高獎項Palme des Palmes的殊榮。

最後 是擁有作家和導演的雙重身份的Mahamat Saleh Haroun他出生在乍得的阿貝歇。1980年,由於戰爭,他被迫流亡法國,攻讀電影專業,從事記者工作。1994年,他完成了他的首部影片。第二部長片《拜拜非洲》在威尼斯獲獎。他以《旱季》贏得了無可爭議的作者身份,並在威尼斯獲得了評審團獎。他的影片《尖叫的男人》入圍了2010年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並為其獲得了評審團獎。

評審團在電影節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看電影,然後閉門開會,不能接受任何記者的採訪,也不能向外界透露絲毫討論內容。5月22日晚的閉幕式上,由評委會主席宣布獲獎人名單。
如此強大的評委團的陣勢,他們是否能真正撇開自己的個人喜好,公正的進行評判,給電影節帶來驚喜嗎?

戛納是發現和培養影壇人才的搖籃
今年入圍的57部影片,分別來自33個國家,其中有7個導演是首次攜片到戛納參賽,而且其中有兩部入圍正式競賽單元。實際上,戛納電影節之所以為世界各地的大導演青睞,大概也因為戛納一直都十分注重發掘新的人才,力捧新人,很多大導演,包括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cese ,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都曾在戛納捧過金棕櫚。
戛納電影節除去角逐金棕櫚的“正式單元”以外,還設立 “一種注視”、“導演雙周”、“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等平行單元和“電影市場”都是給新人獲得關注的平台,電影節的總代理富萊蒙Thierry Frémaux先生表示:“任何導演,有名和無名的都可以向電影節推薦影片”,也就是說,戛納電影節的大門向任何有才華的人開放,而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導演,如果影片沒有獲得組委會的青睞,也只能望門興嘆。

電影節的歷史
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海濱城市戛納舉辦了首屆電影節。戛納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中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從1951年起, 為了爭取時間上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前的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到目前為止,美國有20部電影獲得金棕櫚大獎,是獲金棕櫚獎殊榮最多的國家,而法國和意大利分別以11和10部的記錄位居第二和第三。

華語片在戛納不俗的成績
華語電影也成績不菲,1975年以來也獲的不少獎項,讓世人對中港台兩岸三地的電影刮目相看: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開啟華人影片在戛納折桂的紀元。
1990年,張藝謀執導,鞏俐主演的影片《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

1993年,陳凱歌捧得金棕櫚.左起:製片人徐楓,陳凱歌和主演之一張國榮;
1993年,陳凱歌捧得金棕櫚.左起:製片人徐楓,陳凱歌和主演之一張國榮; DR

1993年,陳凱歌執導的影片《霸王別姬》與新西蘭導演詹妮-坎皮恩執導的澳大利亞影片《鋼琴課》平分秋色,共獲金棕櫚獎,同年,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和《霸王別姬》同時獲得金獎的有。
1994年,張藝謀的《活着》獲評審團大獎,葛優在此片中成功扮演富貴一角成為首位華人影帝。
1997年,王家衛憑影片《春光乍泄》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台灣導演楊德昌的影片《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4年,張曼玉在影片《清潔》中自然的演出讓她成為戛納影後。
2005年,王小帥的影片《青紅》獲得評委會大獎。
2006年,王家衛應邀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他也是擔任此重任的首位華人。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