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巴黎/ 攝影節

巴黎聖日耳曼德佩區攝影節

從11月4號到11月30號,位於巴黎聖日耳曼德佩(Saint Germain des prés)區的四十多家畫廊,攝影公司和書店共同推出第二屆聖日耳曼德佩攝影節,今年攝影節的主題是 :文字和圖像的交錯(Regards Croisés :Images et mots à saint Germain des prés)。通過這個主題,反映攝影家和作家,攝影藝術和文字之間微妙的關係。圖像和文字的結合實際上也映射出這個地區的文化氣息。

邱志傑的攝影作品之一
邱志傑的攝影作品之一 @優畫廊
廣告

巴黎六區是巴黎市最具文化氣息的地區,俗稱左岸,圍繞着聖日耳曼德佩大街的部分,更有說不盡,道不完的與文化與藝術有關的歷史故事和傳奇。似乎每一幢房屋,每一個咖啡館都有文化名人留下的足跡,讓人緬懷,任人追憶。攝影節是日耳曼德佩地區的商人自發組織的,彙集了該地區一大部分與攝影有關的畫廊和書店,在近一個月的展期里,通過內容豐富多彩的安排和有關活動,自然成為金秋時節巴黎最重要的攝影展活動之一。

自從攝影技術得到普及以後,攝影和文學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之間就產生了親密的關係,包括左拉(Emile Zola)在內的很多著名作家都曾經對攝影技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豐富多彩的展覽形式

圍繞攝影節的主題,有多種展示攝影和文字之間關係的方式:在一些畫廊可以看到攝影家用鏡頭演繹出來的文字世界;一些畫廊採取讓一個作家負責,由他們來選擇主題和照片;也有畫廊採取讓攝影作品和文學作品中的片段相連接的方式,數不勝數,可以說參加攝影節的畫廊和書店使出各種解數,通過多方面,多層次的手法,讓攝影和文字,攝影與作家以及攝影與文學之間的關係得到體現。由於篇幅有限,這裡也不可能對所有的展覽進行介紹,先來看看其中幾個比較重要的展覽:

將文字與圖像串在一起的攝影展中,較引人關注的展覽包括, GNG Art Contemporain 畫廊的展《卡夫卡 :未完成的敘述》《Kafka:récits inachevés》,攝影師克洛德∙讓馬爾Claude Jeanmart 從二十世紀初的著名奧地利小說家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的作品中取得靈感,將數碼照片,小說片段和素描畫結合起來建立一種奇特但同時又充滿詩意的畫面,無論是風,夜晚,樹木還是激流都能帶動觀眾的想象力,將觀眾帶入走進作者和攝影師想像的世界。

Roger Viollet畫廊則專門經營二十世紀文學和藝術名人的肖像,在畫廊的櫥窗里看到一批著名作家,如瑪格麗特∙都拉斯( Marguerite Duras),安德烈∙紀德 (André Gide) 等人的肖像,展示這些作家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某個情景,讓人通過這種方式進入他們的生活和創作中。

Art Cube畫廊的展覽取名為《夜航》(Vol de nuit),攝影師馬羅諾∙克雷提安(Manolo Chétien) 從安東尼∙聖-埃克蘇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1900-1944)的同名小說《夜航》中得到靈感,他把攝影鏡頭對準了征服人類宇宙的器械。攝影家通過這種方式對埃克蘇佩里表示敬意。

中國攝影家作品展

聖日耳曼德佩地區有兩家一直關注中國年輕藝術家的畫廊:Loft 和Yu Galerie,在這次攝影藝術節期間,他們也將來自中國的藝術家的作品介紹給法國的觀眾。

位於Rue des beaux arts上一個幽靜的小院子里的Loft畫廊這次推出的是中國年輕的女攝影師陳曼的作品。剛滿三十歲的陳曼主要從事時尚攝影,她用攝影機和先進的蒙太奇技術將時尚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呈現出一個多元和豐富的世界,從陳曼的時尚攝影中,人們發現一個以前可能從來沒有注意到的視角去觀察人與服裝,現代和傳統之間的全新關係。

為了體現此次攝影節的文字與圖像的視角交錯的主題,畫廊選擇了華裔作家,法蘭西院士程抱一的文字來配合陳曼的攝影作品。程抱一對中文和法文以及兩國文化法的造詣都十分深,在法國文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用他的文字來配合陳曼的攝影作品也算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方式。

位於Rue de  Seine 街上的優畫廊(Galerie Yu)也同樣是不少中國的藝術家與巴黎的觀眾見面的窗口。為參加此次攝影節的活動,畫廊推出的是三個中國新銳的攝影家高氏兄弟,劉伯麟,邱志傑的作品,展覽的名字是“沉默的話語”(Paroles silencieuses),通過無聲的照片和文字來表達語言的重要性和失去表達的自由時的痛苦。

參加攝影節的畫廊和書店門口都標有醒目的標誌,有心的人是一定不會錯過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