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展覽 博物館 電影 泰坦尼克

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年之後

曾經代表着高科技的泰坦尼克號沉沒1個世紀後,巴黎文字和手跡博物館從4月12日至8月29日舉辦泰坦尼克號100年後展,展出包括倖存者手跡和當時的宣傳冊等。100年前建造了沉沒在海底的泰坦尼克號的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3月31日舉辦新建成的泰坦尼克博物館落成典禮。美國導演卡梅隆拍攝的創造了票房奇蹟的影片《泰坦尼克號》4月4日推出3D新片。

看新的3D《泰坦尼克號》大家就如同站在船甲板上,體驗跌入海中的感覺。
看新的3D《泰坦尼克號》大家就如同站在船甲板上,體驗跌入海中的感覺。 DR
廣告

展覽館沒有一件當時泰坦尼克輪船的遺物,從一等艙客人用的餐具到艙內的精美的傢具,全部都是複製品, 同時配合展覽的高科技的映像聲響讓大家感到親臨其境。
展覽館沒有一件當時泰坦尼克輪船的遺物,從一等艙客人用的餐具到艙內的精美的傢具,全部都是複製品, 同時配合展覽的高科技的映像聲響讓大家感到親臨其境。 DR

貝爾法斯特泰坦尼克號博物館

3月31日貝爾法斯特舉辦泰坦尼克號博物館落成儀式。這座由6層展廳組成的展覽館,外形如同沉沒的泰坦尼克號豪華郵輪的4個煙囪, 整個博物館耗資將近1億2千歐元,用了9年時間建成。

1個世紀前繁榮的貝爾法斯特造船廠,用3年的時間建造了超大郵輪的外殼,隨後又用10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郵輪內部的裝修,泰坦尼克號成為當時高科技的代表,也是英國人的驕傲。泰坦尼克號博物館長表示, 英國人建造泰坦尼號郵輪就像法國人建造的埃菲爾鐵塔一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構造物, 但是在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啟航後,在開往紐約的途中觸及冰山沉沒。

100年來泰坦尼克船難繼續引發人們的激情。北愛爾蘭希望通過新建的泰坦尼克號博物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保證讓大家有機會重新體驗當時震驚世界的海難。

整個博物館分成9個展廳,遊客可以了解泰坦尼克號建造的過程,在其中獻給遇難者的展廳介紹泰坦尼克號海難造成2224乘客中的1514人遇難的慘劇,可以看到倖存者的一些隨身物品的複製品。展覽館還放映3D片子伴隨遊客穿過客房,機器房,最後到達郵輪的甲板,讓大家體驗巨輪沉沒的感受。展覽館沒有一件當時泰坦尼克輪船的遺物,大家看到的從一等艙客人用的餐具到艙內的精美的傢具,全部都是複製品, 同時配合展覽的高科技的映像聲響讓大家感到親臨其境。

泰坦尼克博物館還有一個展廳安裝了複製同樣大小的一等艙和末等艙,從而大家可以看到當時一等艙模仿路易14風格的浮雕奢華裝飾, 末等艙的窄小以及《泰坦尼克號》電影里展示的豪華宴會廳的水晶吊燈和木雕樓梯。

3D版《泰坦尼克號》

為了紀念泰坦尼克沉沒100周年,美國導演詹姆斯 卡梅隆把已經轉為3D的《泰坦尼克號》4月4日上映。大家都還記得《泰坦尼克號》這部好萊塢巨片,由萊昂納 迪卡普里奧扮演的男主角傑克和凱特 溫斯萊特扮演的露絲,他們出色的表演成為全球影迷喜愛的銀幕情景, 而且,女歌星席琳 迪翁演唱的主題曲《我心永恆》也紅遍全球。《泰坦尼克號》曾經保持了10多年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記錄, 而且還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獎的11個小金人。

導演卡梅隆認為15年前上映了《泰坦尼克號》後,幾乎相當於一代人沒有在電影院里看過《泰坦尼克號》了, 轉成數碼3D的《泰坦尼克號》保持了原有的傑克和露絲的情感場面,沒有加拍其它情節,但是3D的畫面更加具有震撼力。數碼3D效果主要體現在加深場景的立體感效果上,幾乎每個鏡頭都重新處理過:比如眾人在英國南安普敦港口,向緩緩離岸的泰坦尼克號招手告別的場面;還有泰坦尼克號觸及浮冰後,全部沉沒的最後一個瞬間,看新的3D《泰坦尼克號》大家就如同站在船甲板上,體驗跌入海中的感覺。《泰坦尼克號》3D工程耗資1千8百萬美元。

從4月12日至8月29日展出20多件手跡和文字資料,紀念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周年。
從4月12日至8月29日展出20多件手跡和文字資料,紀念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周年。 © Musée des lettres et manuscrits

露絲的小說手記

巴黎文字和手跡博物館(Musée des lettres et manuscrits)從4月12日至8月29日展出20多件手跡和文字資料,紀念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周年, 其中有曾經給美國導演卡梅隆拍攝電影《泰坦尼克號》帶來靈感而塑造了露絲形象的海倫 坎迪(Helen Candee)的小說手稿。作家海倫 坎迪是700多名泰坦尼克號船難的倖存者之一。1912年,53歲的美國女作家海倫 坎迪匆忙結束在歐洲的旅行,登上泰坦尼克號去紐約看望生病的兒子, 哪裡知道,上船5天後,泰坦尼克號沉沒, 海倫 坎迪用36頁紙記錄下她經歷的泰坦尼克號海難。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