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文藝欣賞

里昂紡織博物館:伊夫·聖·洛朗的才華和他的面料商

發表時間:

雪紡的輕言細語,天鵝絨的柔和光澤還是金色婚紗的富麗堂皇,這些伊夫·聖·洛朗(Yves Saint Laurent)的標誌性作品全都源自他青少年時期對里昂絲綢的熱愛。 

法國時裝設計大師伊夫·聖·洛朗
法國時裝設計大師伊夫·聖·洛朗 museeyslparis.com
廣告

里昂紡織博物館舉辦的這次季節展覽  " 伊夫·聖·洛朗高訂時裝的幕後在里昂"(Yves Saint Laurent, les coulisses de la haute couture à Lyon),講述高級訂製時裝幕後的故事,展現女裝設計大師的創作才華和里昂織工祖傳技藝的完美結合。本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3月8日結束。

法國時裝設計大師伊夫·聖·洛朗(Yves Saint Laurent)17歲的時候,自娛的遊戲就是製作“紙娃娃”,當時他還住在阿爾及利亞奧蘭的家中,那些娃娃是他從母親購買的時尚雜誌上剪下來的,並為這些娃娃設計衣服。

他在每件作品的背面,都寫下了里昂紡織公司的名稱,其產品應用來製作他設計的衣服。聖·洛朗對那些時裝雜誌上的服裝廣告如數家珍,這些服裝款式廣告不僅署名設計者,而且還註明了使用的面料及其製造商,當然紡織公司是要付費的。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巴黎伊夫·聖·洛朗博物館(Yves Saint Laurent Museum)館長奧萊利·薩繆埃爾(AurélieSamuel)解釋說:“當聖·洛朗在1961年創建自己的時裝公司,並開始設計自己第一個時裝系列時,他就向里昂的公司訂購他使用的第一批面料,里昂的面料在其後的40年創作過程中一直伴隨着他,直到2002年聖·洛朗最後一個高訂時裝系列”。

本次展覽的布置充滿現代感,有活力、又緊湊,既有時裝秀的圖片,也有面料商和聖·洛朗公司工作室老員工的回憶。里昂紡織博物館館長、本次展覽的聯合策展人表示,在多年萎靡不振之後,本次展覽“象徵著博物館的更新”。

在展示25套服裝的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此前從未公開的檔案,這些檔案向觀眾展示了時裝創作過程中的背後,薩繆埃爾館長特別指出,這些受到貝爾熱、聖·洛朗基金會的精心保護的檔案,“使識別里昂的面料供應商成為可能”。她說:“有些時裝設計師是從設計圖開始設計,而有些是從面料開始,聖·洛朗則是從設計面料開始。”

只要看到大師充滿動感的設計草圖,高訂工作室的主管就能立即知道衣服要用的“面料是雪紡、緞子或塔夫綢,因為面料決定了時裝的垂感”。

有時,時裝大師的想法也會激發麵料的創新,如在六、七十年代的性自由時期,聖·洛朗最喜歡使用一種化纖面料  cigaline,打扮女性,這種面料類似雙縐,細薄、輕軟但又結實。

當需要金箔面料時,又不能將用於傢具和盔甲的金箔或是重金屬直接穿着身上。對此, 薩繆埃爾館長詳細介紹道: “我們將不得不發明另一種方式,而在技術上處於最前沿的里昂,對此反應迅速。最後的成品是將金箔覆在塑料材質的面料上,它不僅具有柔韌性,流動性,反光極好,且特別的是不會氧化。”也由此誕生了聖·洛朗著名的婚紗作品  “莎士比亞”(Shakespeare),其著名的金色色調在1980年的時裝秀上亮相,這襲禮服使用了里昂五家紡織公司的珍貴面料。

里昂紡織博物館館長也介紹說,由於預訂面料的長度有限和行業限制  高訂時裝公司訂購很多卷面料,但是最後只支付使用的米數,所以絲織品製造商在這一項上的收入很少,基本不賺錢,不過公司的形象卻獲利頗多。被高訂時裝選定的面料商總體上可以看到了自己銷售額的增長。

隨着時尚輝煌時代的結束,以及聖·洛朗、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或是拉格斐(Karl Lagerfeld)等一代重要時裝設計大師的消失,里昂紡織博物館館長遺憾地表示:一些時裝公司的“藝術總監”雖然仍在使用高檔的、特別的面料製作時裝作品,但是遠沒有保持以前設計大師和面料之間的那樣親密的關係。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往一看,里昂紡織博物館官網地址是:www.museedestissus.fr,地址是 34, rue de la Charité, 里昂2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