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華盛頓和台北加強外交關係 北京憤怒

發表時間:

習近平向台灣發出警告,這是3月22日星期四下午上市的法國晚報世界報在其國際版的一個大字標題。副標題寫道:北京對華盛頓和台北加強外交關係感到憤怒。

廣告

文章寫道,在美國的台灣旅行法生效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台灣提高了嗓門。

文章指出,台灣旅行法在準備的時候就曾經引發了北京當局的強烈抗議,但是沒有用。這一法律的生效,顯示了,自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之後,華盛頓和台灣的關係有了前所未有的拉近。

對北京來說,特朗普簽署台灣旅行法,以及任命一名親台灣的新國務卿蓬佩奧,這些都顯示了,特朗普政府希望在和中國的對抗中,打台灣這張牌。特朗普剛當選後不久,就和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的事情,已經讓中國憤怒到了極點,這一次,中國政府還需要應對美國可能的關稅制裁。

文章指出,這一背景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3月20日全國人大閉幕會議上的發言非常富有民族主義色彩,對台灣發出了警告。

強烈的信號

文章還指出,華盛頓於3月20日向台北派去了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Alex Wong)。黃之瀚周三在出席蔡英文也參加的一個宴會上說,“美國政策的目標是確保台灣人民能夠繼續他們所選擇的道路,擺脫一切脅迫,”

文章表示,這並不是第一次有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前往台灣,但是,從來沒有像此次的黃之瀚之行這樣,受到這麼多的廣告和宣傳。美國和台灣之間高層官員互訪的頻率及曝光度,今後還會逐步被提高。而且,新的台灣旅行法並不禁止最高級別也就是說總統級別的訪問。

邁阿密大學的一名中國軍事專家June Teufel Dreyer認為,台灣旅行法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但還要觀察它落實的情況。她認為,今年夏天,美國在台協會將會搬家到一個新的地點辦公,屆時,美國可能會任命一個在其他國家曾擔任大使的人前去台北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的負責人。

薩科齊案:國家案件的幽靈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於3月21日星期三被司法正式立案調查,負責案件調查的法官認為薩科齊涉嫌“被動賄賂”,“非法為競選活動籌資”和“藏匿挪用(利比亞)公款”等罪名。這一事件是3月22日星期四下午上市的法國晚報世界報的頭版頭條內容。

該報在頭版頭條刊出的大字標題是:薩科齊和國家案件的幽靈。

該報指出,法官進行調查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是否有利比亞資金資助了法國右翼總統候選人薩科齊2007年的競選活動。

法國世界報在頭版強調,尼古拉.薩科齊在被臨時監禁四十八小時後告訴法官說,“我是在沒有任何實質證據的情況下遭到指控的。” 在內頁,法國世界報則回顧了這一案件的前前後後。

“滾蛋主義”在歐洲蔓延

民粹“滾蛋主義”(dégagisme)在歐洲蔓延,這是同一份法國世界報在第二版國際版面的大字標題。

該報寫道,在經歷一次次的選舉之後,歐洲傳統政黨在節節敗退,使得中間派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越來越孤單。

相關的文章寫道,法國總統馬克龍曾想象,他在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的成功能夠影響歐洲其他國家,讓他在歐洲議會選舉中,找到可以和他的共和前進黨合作的盟友政黨,從而在未來的歐盟議會組成議會黨團。但是,法國世界報認為,目前看來,這一切都太不確定了,因為,歐洲大陸的政治生活中,有兩個趨勢,一是傳統政黨在節節敗退,二是,滾蛋主義之風越吹越強勁。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