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明鏡書刊

中美對抗格局下歐洲如何選邊站隊?

發表時間:

在2018年10月29日的《明鏡編輯部》節目中,明鏡火拍主持人陳小平和法國塞爾奇•蓬多瓦茲大學(Cergy-Pontoise)的張倫教授討論了中美對抗格局下歐洲如何選邊站的問題。今天《明鏡書刊》節目,我們請來明鏡電視編輯賀蘭若女士,給大家詳細介紹這次對談。該節目文字稿收錄在《內幕》雜誌第83期中。

第334期《明鏡編輯部》節目
第334期《明鏡編輯部》節目 明鏡編輯部
廣告

法廣:現在中美關係,或者說中美對抗,最受關注,有些人認為這個對抗是短期的,有些人認為這個對抗將是長期的,張倫怎麼解讀?

賀蘭若:張倫教授說,他多年前基本的判斷就是中美關係好不了,因為中美之間有結構性的矛盾,這個解決不了,所以不管是誰在台上,中美對抗的這種趨勢發展已經是很明顯了。他提到,美國最近在對華事務上的幾個重要的表態,包括對台灣問題上,那是民主黨、共和黨同樣的強硬。也就是說,美國這邊換人換黨,或許也帶來一些變化,但是結構上,暫時是不會有些大的變化。

法廣:那就是說,中美註定要打起來嗎?貿易戰甚至軍事上?北京現在採取的策略是什麼?

賀蘭若:張倫認為,北京現在可能算的最大的一個帳,最大的一個希望,就是耐心等着美國換黨換人,以靜制動。

法廣:這樣有效嗎?

賀蘭若:張倫認為北京現在如果還這樣想,是犯愚蠢的錯誤。他覺得中美關係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善,除非中國發生一些重大的變化,中美關係就有這個惡化和對抗的趨勢,不是那樣輕易能夠被扭轉的。

張倫還指出,現在的問題是,中美這樣龐大體量的兩個國家結構性的衝撞,像兩個大陸板塊一樣撞擊,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震蕩。要知道,大陸板塊互相撞擊的時候,會發生海嘯和地震,那中美之間衝撞會對這個世界有什麼樣的震蕩,對中國國內會發生什麼樣的震蕩,對國際會發生什麼樣的影響,都非常值得關注和探討。因為這個事情,不僅僅是一個精英關注的、學術界研討的學術問題,也是會關係千家萬戶,很多人日常生活的民生問題。

法廣:那麼中美這兩個大板塊撞擊導致國際政治大震動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呢?

賀蘭若:張倫認為,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是資本主義制度和現在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間的矛盾,這是核心問題。這才是導致大撞擊,導致大地震的核心所在。

法廣:那就是說,我們正面臨著世界的一個重大變化期,就是一個時代在結束,一個充滿着不確定性因素的新時代正在開始,對吧?

賀蘭若:是的,張倫也是這樣認為。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各個國家如何自保自處,如何和其他國家共存互動,這些挑戰都是有待觀察的。

法廣:具體到歐洲,張倫是怎麼論述的呢?

賀蘭若:張倫認為,在中美對抗這個大背景上,歐洲和美國之間的關係不會有根本性的衝突。在歐洲和中國的關係上,他點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歐洲人的中國夢也破滅了。這是一個對北京非常不好的判斷,也就是說,如果北京想為了和美國對抗,選擇跟歐洲拉近關係的策略是很難奏效的。

法廣:他怎麼看習近平現在的外交?

賀蘭若:張倫認為,現在北京的外交路線,毫無新意,更無進步可言,而是毛式外交路線的翻版,簡單說就是,亞非拉外交路線的一個復活。

法廣:亞非拉外交已經證明行不通,那張倫有沒有給北京指明一條道路呢?

賀蘭若:張倫提到了鄧小平講過的一句話:凡是跟着美國的,都富起來了。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