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德國/中國

德國BDI工業聯盟要求歐盟對中國更強硬

德國深具影響力的BDI工業聯盟呼籲歐盟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經濟政策,以幫助歐盟企業。德國企業界對中國推行低價傾銷、強迫性技術轉移以及融資渠道不平等競爭策略的疑慮不斷升溫。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資料圖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BDI工業聯盟周四發表公告,強調德國企業需要中國市場,但同時指出中國拒絕進一步開放市場准入。BDI工業聯盟在公告中向德國及歐盟提出54項協助請求。

公告呼籲歐盟為歐盟內部市場建立一個更強大的經濟框架,以約束來自非市場經濟體的企業,使之符合歐盟的自由經濟體制。

公告提出的54項協助請求包括要求歐盟明確歐盟對企業的補貼政策,對不在歐盟生產商品的企業,政府不應該給予補貼。要求歐盟增加對基礎設施和技術創新的投資。

BDI公告指出“對歐盟而言,不僅要對內詳細說明自身制度和價值的重要性,還要積極主動地對外展現。”

德國BDI工業聯盟德國主要的商業遊說團體,路透社評論說,BDI的觀點很有分量,政府會將其納入政策決策考慮。

德國與中國的雙邊貿易2017年達到1,870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占歐盟與中國貿易總額的近30%。德國部分企業如大眾和寶馬汽車集團的運營嚴重依賴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

另據報道,德國政府內閣去年12月份通過的《德國對外貿易條例》修改草案從今年一月開始生效,新草案規定,涉及德國國防以及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企業在被非歐盟資本收購時,將受到德國政府更為嚴格的審核。所謂關鍵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電信、IT安全、發電站、供電網、飲用水和食品供應、金融交易、證券和衍生品交易、醫院信息系統、航空、鐵路交通以及軟件工程等。此前,只有在這些企業被收購股比超過25%時,德國政府才會啟動審核機制;今後,收購股比只要達到10%,聯邦政府就能介入進行審核。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