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華盛頓郵報 : 中國對美國行為的注重多過言詞

發表時間: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今天報導分析,在美中貿易談判遲遲沒有進展,美國經濟也出現疲弱跡象後,備感灰心的特朗普今天不再假裝友好。儘管美中貿易局勢惡化,特朗普過去一直試圖與習近平保持友好關係,不只稱習近平為好友,也時不時讚揚他的領導力。在外界抨擊中國不當處理香港「反送中」示威抗議、北京轉而指控美國介入香港事務之際,特朗普也選擇不對習近平多加批評。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但特朗普星期五回應北京懲罰性關稅措施,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將針對5500億美元中國商品提高5%關稅,並下令美國企業退出中國。不只如此,特朗普還放話美國沒有中國會過得更好,還問外界沒有作為的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和習近平,誰才是我們更大的敵人?

特朗普今天發言較往常更為強硬,連一貫支持他與中國攤牌的人士,都認為他的言詞可能是未來美中關係更加破裂的預兆。

中央社介紹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說,對中國的立場屬鷹派的華裔美籍作家兼評論家章家敦(Gordon Chang)指出,特朗普今天的發言不只嚴重偏離美國對中政策,「也嚴重偏離特朗普自己幾個禮拜前針對中國的政策與評論」。

章家敦表示,雖然特朗普對做假動作很在行,但他不認為這是特朗普現在在做的事。他分析:這是總統感到心灰意冷。從他今天推文內容的惡毒程度來看,我認為我們現在目睹的,是(特朗普)再一次政策轉向與中國切斷關係。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則認為,特朗普的發言令人難以置信,尤其是使用敵人這個字眼。她認為,特朗普的發言應該會讓中國很吃驚,因為他居然點出中國可能是敵人的這個事實。

白宮幕僚雖不願多談特朗普今天的推文,但美國官員透露,特朗普與他的國策顧問已慢慢意識到,要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機會不大。多位政治分析家也指出,雖然貿易戰讓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但習近平願意承受的經濟痛苦顯然多於特朗普團隊預期。

私下提供特朗普政策建言、擔任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事務專家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透露,他從過去幾天與特朗普的對話中,有注意到他對習近平「漸感灰心」。

事實上,特朗普從2016年競選總統以來,對中國態度一直搖擺不定,而這恐怕是為什麼習近平一直沒有認真看待特朗普獻殷情的原因。

文章指出,特朗普最初抨擊北京利用美國政府過去寬鬆的貿易政策,但就任後馬上轉而對習近平示好,不只邀請習近平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度假俱樂部作客,還尋求北京協助對朝鮮施壓。

不過,就在習近平禮尚往來,細心招待2017年底訪中的特朗普不久後,特朗普隨即在去年又轉變態度,更有違前朝做法,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者。

前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認為:中國方面認定特朗普太過反覆無常,不能被認真看待,所以他們對美國行為的注重多過言詞。

在過去,美中兩國之所以能維持表面的建設性關係,是因為特朗普還試圖與習近平保持友好。但麥艾文表示,特朗普措辭的改變,意味着至少在他卸任前,美國對中政策可能將有更根本性的長期轉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