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郭台銘退選效應,中間選民走向決定藍綠勝負

發表時間:

郭台銘退選效應,中間選民走向決定藍綠勝負亞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郭台銘退選效應,中間選民走向決定藍綠勝負。台灣首富郭台銘在最後一刻宣布不參選總統,第三勢力破局,總統大選再度回歸藍綠對決態勢。郭台銘退選後,逾兩成的支持者流向至為關鍵。台灣中間選民大約兩成五至三成,他們沒有政黨傾向,選人不選黨,誰能獲得他們青睞,就能奪下江山。藍綠都在爭奪中間選民,這群人投票意願不高,而激發危機意識往往是誘導他們進投票所的「必要之惡」。投票率若衝高至七成,韓國瑜當選機會較大。

郭台銘退選效應,中間選民走向決定藍綠勝負
郭台銘退選效應,中間選民走向決定藍綠勝負 亞洲周刊
廣告

郭台銘突然宣布不選總統,背後有什麼原因嗎?

郭台銘強調退出連署不因任何人的勸說與影響,而是因為他再三思考之後,希望讓社會在關注國家領導人的選擇時,能夠回歸理性思考與政策層面的討論。事實上郭台銘的決策一直回應國際情勢變化,中美經貿大戰已經進入第十三回合,香港亂局持續上演,未來一年內都會是蔡英文維持領先的宣傳窗口,而美國也進一步批准台灣購買先進防衛武器,郭台銘不希望在這時的連署參選,成為政治上再次動蕩、族群分裂的因素。

台灣總統大選還有哪些新的變化嗎?

郭台銘不選,但呂秀蓮來了,這名不時對綠營放炮的前副總統,在獨派團體喜樂島聯盟推薦下,正式宣布角逐參選明年總統大位,並找來前南投縣長彭百顯擔任副手。呂秀蓮與蔡英文有心結,參選總統的目的是要扯蔡英文後腿。但呂秀蓮要選總統,要先進行連署,門檻是二十八萬三百八十四人,如果在十一月二日前未能跨過門坎,就無緣正式角逐。

國民黨的韓國瑜民望低迷,他的團隊有什麼方法提升民意嗎?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一度有意競選總統,但在客觀情勢不利情況下,已經不做此想,現化身為韓國瑜的「魔術師」,出任國政顧問團總召集人,他要化韓國瑜的缺點為優點,幫他把一張白紙的考卷答成一百分,並端出「有料政見」。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次改組內閣,年僅三十八歲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次子進次郎入閣任環境大臣,他顏值高、人氣強,從政剛滿十年,是未來首相熱門人選。他的妻子瀧川克里斯汀是日法混血,曾任日本新聞節目主播。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