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反對仇視伊斯蘭教”大遊行為何在法國引發激烈爭議

發表時間:

法國周日發起了一萬多人參加的“反對仇視伊斯蘭教”大遊行。不過,這場遊行開始前後,法國輿論一直形容為是一場充滿爭議的遊行。一方面,發起這樣的遊行讓法國政界尤其是左翼陣營嚴重分裂,同時也引起法國政府以及右翼乃至極右翼的強烈批評。

11月10日,示威者在巴黎舉行“反對仇視伊斯蘭教”遊行。
11月10日,示威者在巴黎舉行“反對仇視伊斯蘭教”遊行。 法新社
廣告

星期日,大約13500名示威者高舉寫着“停止仇視伊斯蘭教”“與佩戴伊斯蘭頭巾的婦女團結在一起”以及“批評宗教可以,反對仇視信徒”等橫幅在巴黎遊行。這場示威最初由一些著名人士及“法國反對仇視伊斯蘭教團體”於11月1日在左翼媒體『解放報』發起。此前四天,法國西南地區發生了一起攻擊清真寺事件。但另一個更大的背景是,幾年來,法國發生的多起伊斯蘭極端分子恐怖襲擊事件讓整個社會氣氛變得異常沉重。

示威呼籲書寫到,很久以來,法國穆斯林一直是各種言論有時甚至是政治領袖攻擊、抨擊、爭議的目標,而這些攻擊、抨擊、爭議又被一些媒體轉播,使得對伊斯蘭教的鞭笞愈來愈嚴重。發起人認為,現在是挺身而出,維護男女穆斯林尊嚴的時候到了。

但是,這場“反對仇視伊斯蘭教”大遊行從呼籲到開始,始終充滿爭議,一些最初呼籲發起這場遊行的左翼領袖在關鍵時刻退出,他們擔心組織者有另外的企圖。在左翼陣營,法國不屈服領袖梅郎雄出席遊行,但是綠黨領袖亞多特最後改變了注意,法國社會黨與這場遊行始終保持距離。

十字架報分析,“‘仇視伊斯蘭教’這個概念本身含混不清,旨在以維護穆斯林和禁止瀆神的名義禁止所有針對伊斯蘭教的批評。因此,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陷阱,左派除了社會黨,幾乎全部失陷。當我們需要批評宗教的時候,管他是什麼宗教;而且照舊能夠在尊重共和派穆斯林的前提下進行,這與那些蠱惑人心的言論恰恰相反。”

的確,“反對仇視伊斯蘭教”這一主題是導致這場大遊行引起爭議的主要原因,這一從維護某一單一宗教出發的概念尤其造成左派內部的分裂,一些左翼領袖人物起初還在猶豫,最後站出來表示,人們應該可以批評宗教,不管它是什麼宗教,無需擔心被扣上種族主義的大帽子。

法國政府就是這種態度,認為這一打着“反對仇視伊斯蘭教”旗號的遊行本質上是反對法國社會的世俗性。星期天早晨,法國主管男女平等事務的國務秘書瑪琳·席亞帕女士表示,“我們有批評所有宗教的自由,但我們沒有因公民信仰不同而去歧視他們的權利”。她指出,“這一遊行以‘反對仇視伊斯蘭教’的名義,行反對世俗化之實。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從我聽到的和看到的,一些組織者說他們抗議的目標是種族主義,以及與針對穆斯林的自由殘殺法,但是,在法國,根本不存在這樣一個可以自由殘殺的法律。”

由於這一模糊不清的概念和一些簽署人身份的曖昧,一部分左翼人物決定放棄參加遊行,從社會黨,到歐洲綠黨,一些原來的簽署者也淡化了言論,直至最後退出。幾位曾簽署請願書的綠黨領袖表示,當時沒有仔細考慮遊行主題,他們還以為這場遊行是由法國人權協會組織的。法國工會團結工聯領袖也明確表示不會簽署這樣一個聲明。但是,儘管其總書記胡塞爾對參加這樣一場遊行持保留態度,法共仍然呼籲其成員參加遊行,因為停止仇視伊斯蘭教已經刻不容緩。

在發起遊行的請願書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後,聖德尼省左翼議員馬蘇德尼爾譴責有人試圖破壞遊行,她表示,“令人驚異的是,從極右翼到左翼社會黨,居然結成一個違反本性的聯合陣線,更有甚者,法國政府也跟他們聯手,站起來反對一個反種族主義大遊行。

極右翼國民聯盟領導人瑪琳娜.勒龐則譏諷,那些星期日去參加這場“反對仇視伊斯蘭教”遊行的,毫無疑問將“與伊斯蘭分子手拉着手”前進,因為這是一場由伊斯蘭分子組織的遊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