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新冠病毒: 中國治理模式並不可取

發表時間:

周一法國世界報論壇版刊登了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安多瓦納彭達嗞(Antoine Bondaz)的文章,標題是:中國治理新冠疫情模式並不可取!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文章指出,就在西方國家日益陷入史無前例的公共健康危機之際,中國政府卻開足宣傳機器,大肆宣傳政府抵抗疫情的成功,其目的除了改善中國的形象之外,更帶有明確政治色彩,那就是要向全世界顯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體制優越於西方的政治體制。正如中國官方《人民日報》3月10日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樣,必須彰顯中國式社會主義體制的優越性,北京將此前被叫做是中國的切爾諾貝利的武漢肺炎轉換成做政治宣傳的機會。

首先推卸責任甩鍋

具體而言,北京政府是如何運作的呢?首先第一步就是把責任推給地方政府,重新改寫危機爆發的整個過程,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地方政府,而中央政府則無可譴責。中國官方宣傳機構甚至對病毒的來源提出公開質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3月5日在一次記者會上公開提出雖然新冠病毒的首列受害者出現在中國,但這並不意味着病毒的來源一定是中國,居然在官方場合傳播民間有關病毒可能來自美國的謠言。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其次,中國官方使用的第二種策略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北京試圖禁止輿論提到政府沒有在第一時間對疫情採取及時行動,阻止病毒在中國全國乃至在全世界的蔓延,浪費了兩三周的寶貴事件。如果說,中共高層早在1月7日就對疫情展開討論的話,要等到一月二十日,習近平才首次就此發表公開講話,公佈了中央以及地方應對疫情必須採取的措施。更有甚之,北京始終不斷繼續封鎖打壓輿論,不僅在危機爆發的初期,針對李文亮等首批吹哨者,而且封鎖行動仍在繼續,例如武漢中心醫院主任醫生艾芬近日的言論被就刪除,公民記者陳秋實失蹤已將近一個月依然毫無音訊,呼籲習近平引咎辭職的許志永已失蹤多日,可能面臨多年的監禁。與此同時,北京以迅速復工來試圖阻止西方日益熱烈的有關全球化模式的討論,因為這場危機使各國開始警惕對中國產品的過於依賴,尤其是在醫藥行業產品的依賴所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打造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中國官方的第三大目的是要打造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中國主席習近平早在2013年8月就明確提出必須有計畫的做對外宣傳,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聽到中國聲音。在這場危機中,北京批評西方從中國撤僑,但卻毫不猶豫地從伊朗撤僑,同樣在批評西方限制中國航班入境的同時,卻對俄羅斯以及朝鮮等國的邊界封鎖不加予任何置評。另外,中國還向伊朗以及意大利等國運輸醫藥物資,展開醫療外交,推動醫療衛生一帶一路,以此向發展中國家顯示,同美國不同,中國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大國。

中國官方的最後一個目的,也是最令人擔心的目的,那就是試圖對內對外吹捧中國模式的優越性。十年前,中國政府就曾經借金融危機的機會做類似的宣傳,今天新冠肺炎又成為北京新的機會。無論是中國官方喉舌環球時報還是中國駐外的外交官員都異口同聲地渲染中國在治理新冠肺炎上的有效性,呼籲外國人應該留在中國最安全。

中方的上述宣傳對西方部分民眾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西方各國政府因此將更加傾向於採取強制性的措施,民粹政黨也會利用此一機會攻擊歐盟的共同合作政策。文章因此強調指出,西方治理模式的可信度雖然遭到質疑但卻並非無可挽回,在這場應對危機的戰役中,同歐洲分享民主價值的亞洲國家,台灣以及韓國就成功地在透明,保障個人自由的前提下遏制了病毒的進一步擴散。政治體制之間的對比也不應該僅僅局限於民主與專制之間的兩元對立,必須完善西方的治理模式,使人們清楚地意識到中國模式並不可取。

https://www.lemonde.fr/idees/article/2020/03/16/coronavirus-le-modele-de-gouvernance-chinois-n-est-pas-un-modele-a-suivre_6033206_3232.html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