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美國對華索賠陽謀特朗普掩飾抗疫失敗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是:美國對華索賠陽謀特朗普掩飾抗疫失敗。為了掩飾抗疫失敗,美國總統特朗普企圖聯合國際社會,突破美國法律本身的限制,來合縱連橫對付疫情最早大規模爆發的中國,並向其索討數以萬億計的賠償。白宮對華鷹派團隊早就制定了向中國追責的「三部曲」,並使年底的總統大選成為一場對中國的公投,但無論怎樣「究責」中國,特朗普肯定躲不過「被究責」的命運。中國會否因此遭西方世界集體制裁?全球化會否夭折?成為後新冠時代的懸念。

2020年5月香港《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封面
2020年5月香港《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封面 © 亞洲周刊
廣告

美國會採取哪些手段來達成對中國索賠的目的呢?

根據美國媒體引述,國務院等各個部門正在考慮各種方案來「向中國索賠」,其中包括制裁、實施新一輪關稅、撤銷中國的主權豁免、取消對國債履行義務。對特朗普這個商人來說,他不喜歡冗長的官司,而是喜歡看到現錢,更何況,他的經濟政績被新冠疫情衝垮後,他對錢的迫不及待。為此,他在前些日子的採訪中露出口風:將用增加關稅的簡單方法向中國要錢。

目前是否已經有人提出向中國索償?

共和黨眾議員萊特和史密斯已經提出議案,指控中國蓄意誤導世衛組織。共和黨參議員布萊克伯恩和邁克莎麗也要提出議案,剝奪任何刻意或無意間釋放「生化戰劑」的外國國家的主權豁免權。而密蘇里州的共和黨籍總檢察長施密特已在四月二十一日向美國聯邦法院起訴中國,要求其賠償疫情給密蘇裡帶來的損失。至於佛羅里達州的訴訟案,已有近萬名民眾和兩千家公司加入,求償金額達六兆美元。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選主席爆發爭議,中央重提對港的「全面監督權」。中央與香港泛民主派對《基本法》理解有重大落差,專家追溯歷史根源,也發現普通法與大陸法的歧異。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