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在以色列投資迅速擴大令美國不滿

發表時間:

法國新冠病毒疫情暫有緩解,但疫情造成的社會和經濟重創日漸顯現。這是21日法國全國性大報重點關注的內容。《費加羅報》、《解放報》和法共《人道報》均在頭版頭條凸出雷諾汽車集團準備在法國關閉三家工廠所預示的社會衝擊;財經報刊《回聲報》則側重居家防疫措施導致的眾多企業產品滯銷問題;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特別關注的是政府何時能解除對宗教集會活動的禁令。關於中國,《費加羅報》報道台灣總統蔡英文5月20日開始第二個總統任期,認為蔡英文有條件地向習近平伸出橄欖枝;《回聲報》介紹中美兩國圍繞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爭奪,以及中國企業在以色列的快速發展。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國在新冠疫情中徹底失去了台灣

關於蔡英文5月20日的連任就職演說,《費加羅報》文章引述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中國問題專家凱瑞-布朗Kerry Brown指出,中國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中徹底失去了台灣。《費加羅報》文章寫到,今年1月以強調台灣身份認同的綱領成功獲得連任的蔡英文向北京略微開啟了對話的大門,但要求獲得對岸的尊重。蔡英文在1月11日的總統選舉中獲得了57%的選票支持,隨後又有效地控制了新冠病毒疫情,這些都加強了蔡英文的地位,她試圖緩解與北京的緊張關係,但並不想因此而放棄她的台灣自主自治的策略。她在連任就職演說中試圖安撫北京那些擔心她走向獨立的鷹派人物。但是北京當局沒有接招。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嚴辭表示,北京“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北京指責蔡英文沒有重申“九二共識”,但法國智庫蒙田研究員亞洲負責人杜氂之表示,蔡英文並沒有表態支持獨立,相信她在其第二任期中, 仍然會堅持這種謹慎路線。文章指出,北京想武斷地控制香港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蔡英文勝選連任,北京目前還在努力進一步加強對香港的控制,而台灣選民十分在意他們的民主與自由。

中美圍繞新冠病毒疫苗和世界衛生組織較量

新冠病毒疫情下首次在線上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已經結束。《回聲報》文章指出,這次大會從頭至尾貫穿着中美之間的較量,而這種較量尤其集中在疫苗研發。目前還沒有實驗室研製出疫苗。北京大學認為他們可能在從感染者身上提取的抗體的基礎上找到了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美國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也宣布取得了鼓舞人心的進展,但目前還只在少數志願者身上實驗,成果還有待確認。文章也簡短介紹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世界衛生組織發出的威脅,以及台灣爭取參加世衛大會的努力。

《回聲報》的社論文章認為,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貿易組織目前的形勢有相似之處,兩者都面對特朗普的攻擊,特朗普拒絕接受美國已經無可避免地失去了全球領導地位。特朗普對這兩個組織的攻擊有兩個共同的理由,一是特朗普要把與中國的對抗白熱化。中國不斷鞏固其實力的同時,也引來不少批評。在貿易領域,中國固執地對外關起大門;在公共衛生領域,中國淡化了新冠病毒疫情的嚴重性,導致其它國家決策遲緩;而且中國似乎也對世界衛生組織施加了壓力,世衛組織沒有果斷拉響警報,對台灣抗擊疫情的出色表現也視而不見。二是特朗普想保護美國企業的利益,希望通過對進口產品加稅,促進美國企業回歸本土。而保護未來的新冠病毒疫苗的專利,可以保護美國藥廠的繁榮。但2001年簽署的世界貿易組織宣言規定, 在緊急狀況下,貧窮國家有權免費享用專利。與特朗普不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方面維護自由貿易,另一方面向世衛組織表示,一旦中國研製出疫苗,疫苗將為世界共享。這篇文章指出,阻止貿易自由可能影響數以百萬計的男男女女走出貧困,但阻止發送疫苗則將導致死亡。

中國在以色列投資迅速擴大令美國不滿

《回聲報》 駐耶路撒冷記者發表文章,關注中國企業在以色列的迅速發展。報道指出,最近15年,中國與以色列的經貿關係迅速擴大。幾天前,美國國務卿在耶路撒冷曾語氣堅決地提醒以色列政府要與北京保持距離,次日,中國駐以色列大使杜偉就在當地媒體發表文章,盛讚中國與以色列的友好合作。而杜偉三天後被發現死於其大使官邸。儘管救援人員認為死因是心臟病,但有人因此懷疑杜偉並非正常死亡。中國政府已派專人前往以色列調查。文章指出,多年來,中國在以色列的投資不斷成長,令華盛頓十分不滿。文章引述以色列建築業行業協會負責人指出,按照目前趨勢,大部分以色列關鍵的基礎實施建設很快就都是由中國企業承擔,其中一些設施也將由中國企業控制。根據這篇文章的報道,2013年到2018年間,中國在以色列衛生領域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投資超過10億美元。今年4月,以色列國防部和衛生部與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簽署了一項價值兩千五百萬美元的合同。但以色列最大的醫療保險部門擔心泄露包括基因在內的國人醫療資訊,拒絕與這家與中國政府有關的研究所合作。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