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香港已成為中美較量的核心地帶

發表時間:

16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頭版側重各不相同,但國內新聞均重點關注新政府總理15日在國民議會的施政大綱演講傳遞的信息。在國際版,各報則一致關注美國政府就香港議題對中國進一步加強的制裁措施。《十字架報》、《回聲報》也特別報道中國電訊業巨頭在中美緊張關係背景下面對的困境。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特朗普瞄準香港,打擊中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簽署行政令,正式終止香港的特殊貿易待遇。《解放報》駐紐約及倫敦記者聯合撰寫的文章指出,特朗普瞄準香港,打擊中國。以終止香港特殊貿易待遇,作為對中國制定港版國安法的回應,英國則響應特朗普政府發起的攻勢。特朗普政府認為,北京強加給港人的國安法事實上終止了“一國兩制”方針,令人擔心香港自由倒退。在美國看來,國安法的目的是鉗制以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譴責北京干預香港事務的反對派。除華盛頓外,英國等多個西方政府也都表示反對北京的港版國安法,但在具體行動上,軟弱無力。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採取了具體的報復措施。但報道也引述美國一家智庫的專家指出,這些措施旨在懲罰中國破壞香港的自治,但香港首當其衝受到影響。但該報也採訪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在香港的亞太地區總部首席經濟分析師指出,短期內,特朗普政府終止香港特殊貿易待遇在金融領域的效果有限, 從長遠看,由此而來的不確定行則可能讓香港這個世界金融中心面對困境。她解釋說,美國這項措施之所以沒有引發香港股市崩盤,是因為中國政府兩線作戰,出台國安法的同時,也向香港股市注入流動性。在她看來,香港就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柏林,既引人關注,也很危險。香港已經成為中美較量的核心地帶,中國在這裡展示它如何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霸權。

香港有中國任何其它城市目前都不具備的特別之處

由法國在華企業組成的法中委員會副主席則向《十字架報》表示,特朗普推出的措施只是一種公關動作,有些措施甚至談不上具有象徵性,而是荒誕。但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亞洲中心主任Françoise Nicolas認為,人們通常會說,香港在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重要性越來越低。這是一種只以數字看問題的觀點,香港具有無論深圳,還是上海或任何中國其它城市目前都不具有的特別之處。香港是一個穩定的市場,有投資人的信任。大部分資金通過香港進出中國。失去特殊貿易地位,所有人都將為此付出代價。Françoise Nicolas進一步指出,問題還不止於此。她擔心會有報復措施攀比出台的局面。中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已經表示,中國也將採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打斷與香港的經濟紐帶

《回聲報》駐京記者的文章指出,最近兩周圍繞香港發生的事情無論對於亞洲金融市場,還是對於在香港的外國企業,還是香港750萬居民來說,都無疑是一個轉折。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顯示特朗普決心重拳出擊,但報道指出,首當其衝要為這項措施付出代價可能是香港民眾和在香港的外國企業,而不是北京當局。《回聲報》也特別發表文章,介紹外國銀行在中美較量中夾縫求生的努力。然而,香港並不是中美緊張關係的唯一要素。《回聲報》駐京記者和駐紐約記者聯合列舉困擾中美關係的另外六大議題:新冠病毒疫情、中國電訊巨頭華為、新疆維吾爾人問題、貿易戰、南海議題以及稀土進出口。

美英兩國把中國變成“禁城”

《人道報》的相關報道稱美英兩國把中國變成了“禁城”。報道指出,約翰遜政府在特朗普的壓力下,決定將華為排除在其5G網絡工程之外,與此前卡梅倫政府的立場完全不同。卡梅倫任下,中英關係曾進入“黃金時期”。中國一直將英國看作是通往歐洲的大門。如今,英國擔心在正式脫離歐盟後,會過多地依賴中國,因此重新審視其雄心,將優先側重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

另外,《回聲報》也刊登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一名經濟學教授的文章,認為,西方政府在批評中國政策具有攻擊性之前,應當仔細審視自身工業戰略中的缺陷。文章指出,目前歐美工業政策的新陣線大部分是出於應對中國威脅的考量,但從經濟道理來看,這並不是正確目標。正確目標應當是在本國建設更有生產能力,更有包容力的經濟,而不是簡單的尋求超越中國或試圖破壞中國的經濟進步。

法國著名水晶品牌巴卡拉被中資收購之後

《回聲報》還發表文章,介紹法國著名水晶品牌巴卡拉2018年被中國投資集團灃沅資本收購後如今面對的疑問。根據這篇報道,灃沅資本原本應當在2019年第三季度償還的首批貸款沒有到位,而收購之初宣布的企業重振計畫也沒有落實。應當於7月24日舉行的董事大會延期到9月舉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