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特朗普政府準備猛轟中國直到總統選舉

發表時間:

24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關注的國際話題有:美國新冠疫情形勢、美國朝野兩大黨圍繞總統選舉的爭奪、歐洲議會圍繞歐盟經濟振興方案的辯論、法國外長的黎巴嫩之行,等等。中美對立升級背景下,《費加羅報》和《回聲報》也都特別關注中美互關領館行動。《回聲報》還注意到,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招引越來越多的批評;《費加羅報》報道了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消息。該報暑期中國系列報道今天回顧中國與俄羅斯關係的變遷。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美關係迅速惡化

美國本周三責令中國駐休斯頓領館72小時內關閉,引發中美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費加羅報》引述美國媒體報道指出,聯邦調查局的多項反間諜調查,目光最後都轉向中國駐休斯頓領館。這些調查涉及非法傳送當地眾多實驗室的醫學研究資料、在當地招募研究人員和學者獲取機密資訊、對在美華人實行恐嚇行動等等。關閉領館決定在向北京表達不信任的同時,表明美國決心針對中國數十年來在其國土上部署的工業間諜網絡採取行動。中國駐美外交機構涉嫌是這些行動的大本營。文章簡短回顧了近年來困擾中美關係的主要議題以及雙方你來我往的制裁措施,指出,美國已經停止對中國與軍方有關的公務人員、大學生以及研究人員發放簽證,倘若確實決定對中共黨員採取禁止入境措施,估計將會總共涉及近兩億七千萬人。

特朗普政府準備猛轟中國直到總統選舉

《回聲報》在頭版醒目位置,凸出中美之間的新冷戰。相關報道的標題是:特朗普政府準備炮轟中國直到總統選舉。報道指出,距離總統選舉還有四個月的時間,華盛頓全面出擊,但這些行動非常協調,期望對北京形成最大壓力。但作者也指出,這項針對世界第二大國的極端戰略的目的是轉移人們對美國國內問題的注意力。文章寫到,要想贏得選舉,沒有什麼比有一個吸引美國人注意的外敵更有效。中國所有地緣政治雄心目前都遭到特朗普政府的正面迎擊。蓬佩奧不久前才表示,世界不會聽任北京將南海當作其海上帝國,近日他又在丹麥宣布,他不會讓北京推進其極地絲綢之路。兩國年初就暫停貿易戰達成的休戰協議已經十分遙遠,華盛頓不再希望舉行第二階段談判。

中國在南海的行為引來越來越多的批評

該報特別關注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轉變。該報駐東京記者的文章寫到, 不承認中國在南海主權申索的合法性,表明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此之前,美國只強調要捍衛航行自由原則。中國聲稱對南海90%的水域擁有主權,並在那裡的島礁上修建跑道、深水港、雷達站、導彈發射架等等。越南副總理本周三呼籲中國外長王毅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文章引述法國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專家指出,但中國不僅控制了南海有主權爭議地點,而且這種控制已經推進到不可扭轉。美國政府近期的各項聲明無濟於事。多年來,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和文萊一直努力強調他們的主權,但北京對2016年海牙常設仲裁法院的裁決完全置之不理。亞洲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國家對美國近期的強硬表態感到滿意,日本最先對此表達稱讚。中國近期頻頻在中日有爭議水域出現,迫使日本重新設計其防衛體系,並謀求與亞洲國家團結互動。但馬來西亞一名中國問題專家向《回聲報》記者表示,亞洲國家各有打算。越南開始向美國靠攏,但馬來西亞比較謹慎,菲律賓則想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

中國-俄羅斯:兩個怒目而視的帝國

《費加羅報》暑期中國系列報道今天關注中俄關係的歷史變遷,指出中俄兩國關係始終都在懷疑與合作、對立與親善之間搖擺。文章標題是:中國-俄羅斯:兩個怒目而視的帝國。進入21世紀,面對中國領導人眼中的所謂恐怖主義、原教旨主義和分離主義三股勢力,中俄兩國領導人在上海合作機制中聯起手來。在漠河以及兩國長達4250公里的邊境線問題上,兩國得以實現關係正常化。文章對正常化一詞加上了引號。兩國在2012年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都稱讚這是雙贏的戰略,但兩大帝國仍然怒目而視。文章認為,其中原因是雙方人口懸殊太大,尤其是在邊境地區。法國中國問題專家尼凱指出,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與中國東北三省人口嚴重不對等,中國在遠東地區的人口壓力增加兩大國間的不對等感受,一邊是俄羅斯對大國地位削弱的失落,另一邊是中國想要雪恥的決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