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社會

河南媒體人聯署質疑盧展工發起的河南“平墳運動”

昨天(10月13日),數十名河南籍媒體人發起聯署,抗議河南省現任省委書記盧展工發起的“平墳運動”。作者說,“我們深愛這片土地,是要平掉祖墳的那些人,而非墳頭,正糟踐着這片土地,我們這些媒體從業者再無沉默的理由。” 根據這些媒體人的調查,對平墳的緣起,河南省內有多種說法。

河南周口“平祖墳”運動引發當地民眾反彈
河南周口“平祖墳”運動引發當地民眾反彈 網絡
廣告

其一是,今年春天,省委書記盧展工視察南陽,對陪同的南陽領導抱怨麥田中墳頭太高、太多,南陽乃連夜擬定方案,全市大平墳,後因遭致國內輿論一致討伐而擱淺。

另一種說法,稱南陽平墳運動失敗後,盧展工在視察周口市商水縣練集鎮朱集村時,問周口市官員平墳可否,官員答曰太難,此領導於是就問該村村支書朱偉,朱偉拍着胸脯打包票。此後,周口官員緊急擬定方案,成為全省平墳的排頭兵。村支書朱偉,也馬上平了爺爺輩的墳,成為移風易俗之典型。

此外,河南省委政研室某處長,曾奉命赴商水縣練集鎮朱集村調研,過程不詳,但其鼓吹所謂“平墳復耕”的調研報告,被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多次批示,促使河南省發文要求三年內完成“平墳復耕”。

綜合以上信息,作者質疑,這場假省政府紅頭文件而行的平墳“大躍進”運動,很可能是河南省某些領導的個人意志使然。作者認為,這種做法不但被農民唾罵,也在官員群體中不得人心。

河南本輪平墳運動的主要理由,還是慣常的“死人與活人爭地”輪調。作為反對者,公開信作者認為,即使死人爭地,也爭的是村集體和承包戶的地,村民無人抱怨,官方何必橫插一杠?

根據學者楊子實的測算:2008年全國死亡935萬人,如果全部在耕地上土葬,按每個墓地佔地4平方米計,一年只佔用耕地3740公頃,只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0.00263%;即使按照此數字土葬100年,也只能讓現有耕地減少0.263%。何況,並不是所有死者都選擇土葬,相當一部分土葬還利用的是荒山荒坡等廢棄地,實際佔用耕地則會更少。

而且,墳墓也會隨着時間人事的代謝而荒圮。以中國之大,中原之廣,除了帝王將相,平頭百姓之墳頭,又有幾個能撐過五十年呢?

所謂“死人與活人爭地”,實乃“活官向死人征地”,還是強征,作者痛訴了河南近年來的多起強征土地衝突事件,質疑所謂平墳,事實上是為了征地並村,剝奪農民土地鋪路。

在平墳最為激進的省轄市周口,短短三個月內剷平了200萬座墳頭。當局當向新華社炫耀稱複種耕地近3萬畝。但按每個墳頭佔地4平方米算,200萬座墳頭佔地不足1.2萬畝,即便按每個5平方米算,也不足1.5萬多畝。

根據作者的調查,在本輪的平墳“大躍進”中,一些周口籍的高官、企業家的祖墳或被圈起來當成了村裡的公墓,比如,某退休副省長、某在職廳長的祖墳;另,還有官員富商的祖墳被以文物保護、農業項目或其他名目保護起來。這些做法,在河南全省頗為普遍。

官方如此厚此薄彼,公開信作者說,“不能不表示反對”。

在官方強迫平墳的同時,公墓的建設則嚴重滯後,讓死者難有棲身之地。今年9月16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發文要求,“各地要把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相關殯葬配套設施規畫全部建好後,再進行平墳擴耕工作。”但在南陽、周口等地,大多數村莊都是公墓還沒影,強行鏟墳的推土機就開進田間,幾分鐘之內就抹去一個生命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後一個居所。

作者質疑,“逝者固不能言,生者卻於心何安?”

每年,河南省官方都要耗資數以億計,在新鄭黃帝陵舉行祭祖大典;在周口,官方每年也會在太昊陵舉行祭祖儀式。作者說,這種“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做法姑且不去商榷,但只許官員祭祖,不許百姓上墳,何以服眾?

公開信質疑,當一個村幹部為了博得上級的幾句表揚,向爺爺的墳頭揮起鐵杴;當一群子孫看着慈愛先人的墳頭被政府付費的推土機剷平,敢怒不敢言;當一個低保戶只有推平祖墳,才可以繼續領取一個月數十元的生活費……“無論如何宣傳,這些都不可能是和諧社會。剷平的是墳頭,堆起的,卻是民眾對政府的不滿甚至仇恨。”

根據作者的調查,周口市出台相關政策,以停職、交紀委查處等,還逼迫包括教師、公安、法官、幹部在內的公職人員帶頭平墳,並將平墳成績與考核、晉陞掛鉤,對不願平墳的農民,一些地方威脅要停發低保、拘留甚至勞教。

以周口為例,平墳運動幾乎集全市之人力財力,僅商水一縣的資金投入就達千餘萬元,扶溝投入資金700餘萬元,而兩者還是周口比較貧困的縣,全市的數字只會更加驚人。

發起聯署的多名記者都是河南籍在全國各大媒體從業的知名媒體人,在中國,湖南,四川,河南三地雖然報業難稱發達,但卻盛產各色光怪陸離的負面新聞以及優秀的調查記者。

公開信作者說,“無法代表河南一億多父老,因為我們沒有得到他們的授權;但我們有責任替他們中的沉默者發出聲音。”公開信呼籲河南省官方,立即停止平墳運動,“還先人一個安寧”。

這些河南籍媒體人們說,“將聯同省內外各界人士一起密切關注事態進展,儘可能地記錄平墳故事,為先人也為子孫,做一個交待。”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