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美國/中國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引述法廣報道批評一些中國人對巴黎聖母院起火幸災樂禍

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舉世痛惜。據法廣報道,部分中國人卻對巴黎聖母院受損幸災樂禍。美國中文《世界日報》據此發表社論指出:這類人的言行,曝露了中國和世界文明水準還有差距。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
巴黎聖母院大火後 LUDOVIC MARIN / AFP
廣告

《世界日報》17日發表的社論寫道:超過80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15日在大火中遭嚴重毀壞,震驚全球,世人都為這座世界人類文化瑰寶受損感到痛惜。唯一例外,中國網上出現“痛惜”和“叫好”兩大陣營激辯,有人叫好說“英法聯軍燒掉我們的圓明園更寶貴”,“鼓掌法國國寶級東西被燒掉”,與國際社會的痛惜形成對比。

巴黎聖母院上次遭受大規模破壞,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兩次世界大戰中,它都倖免於難。這座巴黎的地標性建築,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世界文化遺產。聖母院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之一,承載着世界共同記憶,法國沒有其他地標像巴黎聖母院這樣,能代表法國;對巴黎人來說,聖母院災難意味着心靈支柱崩塌。

這次大火讓世人對這座教堂重新認識和關注。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1831年曾寫出文學巨著《巴黎聖母院》,使它在全世界幾乎家喻戶曉。書中描述吉普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其貌不揚的駝背敲鐘人加西莫多的悲劇故事,整個故事以聖母院為主場。15日大火後,這本書在亞馬遜購物網站銷售陡增,平裝版衝上暢銷書榜首,庫存銷售一空,可見人們對痛失文化瑰寶的強烈反應。

社論寫道:全球同聲痛惜之際,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不少中國網友說“鼓掌、燒得好、民族的恥辱不能忘 ”、“活該”、這是“蒼天懲罰英法聯軍的後代”。但更多網友和國際輿論一樣,認為雨果小說使巴黎聖母院成為生命記憶的一部分,對看到它在燃燒表示痛惜。不少中國人責備幸災樂禍的同胞,不能像2001年紐約遇九一一恐襲一樣“慶祝”,不該“接受一腦子仇恨教育,心安理得享受着西方文明成果,又心理陰暗覺得全世界都欠我們”。這類言行確屬少數,卻曝露中國和世界文明水準還有差距。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