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民調:傘運令香港世代分歧崛起

香港2014年因爭取普選而觸發的雨傘運動,促成港人政治覺醒,但學者深入分析民調數據發現,年輕人的香港認同日漸上升,但沒有靠向非建制派(民主派+本土派);相反,年長者對建制派的認同率大幅上升,令世代政治在香港政治場上崛起,一邊是認同香港、對傳統政治失望並且抗拒中港融合的年輕人,以及另一邊是認同中國和建制傾向的較年長者這兩大陣營。至於這世代分歧日後會否加劇,現時仍未可料。

香港雨傘運動
香港雨傘運動 網絡照片
廣告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榮譽高級研究員趙永佳和研究所研究助理葉瀚璋今(13日)天在《明報》刊登文章,從研究所2013、16和17年的民調數據分析發現,市民整體的身分認同和政治取態在傘運前後的改變,遠比想象中小,大致維持無明確政黨認同(45%)佔多、次選非建制派政黨(34%)及認同建制派政黨的較少(20%)的格局。

不過,若深入分析不同年齡層便可發現,以世代為主軸的兩極化趨勢已經出現。數據顯示,年輕人(18至34歲)的中國認同大幅下降,香港認同上升,但對「非建制派」的認同比例則不升反跌,大降9個百分點,顯示「民主中國」以至傳統政黨政治的號召力在年輕人中漸趨負面;而無明確認同的比例則大升個百分點到到47.29%的高位。另一方面,較年長者(55歲及以上)的變化則最明顯,傘運過後,有關人士自稱無明確政黨認同的比例,較2013年下降近10個百分點,而建制派的認同率則上升近7個百分點,可見「較年長者」為主的「中國建制」力量正逐步形成。

這兩個年齡層的人對中港融合的態度亦有明顯分歧,分析顯示,年輕一代對中港融合信心較低,更多將其視為憂慮而非機會;相反,較年長者對中港融合普遍持樂觀態度,相信背靠中國更有利香港發展。

學者總結,雨傘運動為香港民主帶來世代政治的崛起,兩個陣營逐漸成形:一邊是認同香港、對傳統政治失望並且抗拒中港融合的年輕人;另一邊則是認同中國和建制傾向的較年長者。

趙永佳指出,台灣的世代政治衝突隨着民主制度日趨穩定而逐步減弱,反觀香港,在議員被取消資格、青年抗爭者入獄等連串政治事件影響下,世代分歧會否因此加劇,恐怕是未知之數。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