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伊朗

以《櫻桃的滋味》奪得戛納最佳影片伊朗導演阿巴斯在法病逝

法新社巴黎消息,伊朗“電影之家”宣布了該國電影大師、1997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得主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周一(7月4日)在法國醫院辭世。阿巴斯今年3月份被確診為胃腸癌,一個月他前來法國手術,上周再度返法治療,仍無法回天,享年76歲。阿巴斯生前被視為是伊朗新浪潮電影的先驅,一生共執導過40多部影片,榮獲多項國際榮譽。另外,他計畫在中國拍攝的《杭州之戀》 也終究成了未盡的遺作。

伊朗導演阿巴斯
伊朗導演阿巴斯 ERIC ESTRADE / AFP
廣告

本台法語組報道稱,畢業於德黑蘭大學造型藝術系的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是伊朗伊斯蘭革命(1979年)後最具影響力和爭議性電影人,也是上世紀九十以來國際影壇最聲名卓著的導演。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伊朗人在西方世界還只有負面形象時,是他的電影展現了一張人性的和藝術的面龐。

阿巴斯的創作經常帶有非常濃厚的政治和哲學意涵,以及如詩般的對白。有些屬於現實主義風格,有些則是混合幻想和現實隱喻。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戈達爾是這麼評價他的:“電影始於格里菲斯,終於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曾憑《一次別離》獲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表示自己對阿巴斯之死“非常悲傷,震驚不已”。他說:“阿巴斯不僅是一位電影人,還是現代的一位神秘人物,他的電影和他的私人生活都是如此。他為其他人鋪好了道路,影響了很多人。不僅是電影世界失去了一位偉人,整個世界都失去了一位偉人。”

阿巴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包括《櫻桃的滋味》《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橄欖樹下的情人》《隨風而逝》《特寫》等等。其中探討道德與自殺而備受爭議的《櫻桃的滋味》摘下了1997年戛納電影節最高榮譽 最佳影片獎。而1999年以庫爾德人故事開拍的《隨風而逝》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

另據中國媒體稱,阿巴斯最新的作品應該就是之前要去杭州拍的《杭州之戀》。去年10月,他受中方邀請到北京舉行新片《杭州之戀》的對談活動。這部新片將由中國演員和伊朗演員共同出演,據悉是一部講述跨國戀情和文化碰撞的電影,阿巴斯說它“充滿愛與激情”。當時有記者問他會不會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做一些妥協和改變,阿巴斯斬釘截鐵地說:“不會。我會盡量把電影拍得賞心悅目一些,但我不會、也不能改變我原先的創作風格。”

事實上,阿巴斯從影40多年,拍攝過包括紀錄片在內的40多部電影。1979年伊朗革命爆發後,他仍然選擇留在了伊朗國內拍片,他曾說,伊朗是他的創作根源。只有最後兩部作品《合法副本》和《如沐愛河》是分別在意大利和日本拍攝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