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陳破空談李光耀與中國改革開放

發表時間:

李光耀過世,全球矚目,尤其是華人世界,因為李光耀與中國的改革開放關係深切。當年,鄧小平在訪問新加坡之後,因看到新加坡也是一黨專政,但卻也能夠搞好經濟,成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五小龍之一的經濟強國。本台(RFI法廣)本次中華世界節目請到資深時事資深評論員陳破空先生為大家做點評分析。

廣告

法廣:請問李光耀到底是不是一位獨裁者?

陳破空: 當然是一位獨裁者,而且有人說,他是一位嚴厲的獨裁者。因為在整個政治生涯中,他當了31年的總理,首先是一黨專政,然後是垂簾聽政20多年。後來,又是他的兒子當選總理,也是世襲。因此他具有獨裁統治者的所有本質,是一黨專政、家長制、世襲制等等。另外,他還封鎖言論、限制新聞自由。對反對者進行迫害及抓捕,所有這些都具備了獨裁者的基本特質。

法廣:這是否就是造成所謂新加坡模式的一部分。您如何看中國學習新加坡模式?

陳破空:中國領導人在遍觀世界,看到很多地方成了民主國家,這讓他越來越害怕,因為民主國家意味着多黨、選舉、新聞自由、司法獨立。 中國一看此情況,那麼運用在中國就表示會失去政權,失去他們的既得利益,因為這就是政黨輪替。所以他們對這民主不敢選。哪怕是已經發生在台灣,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香港。但他們看到周邊國家看到韓國、香港、台灣,都實施高度民主化,香港有高度自治級新聞自由,單看亞洲四小龍只有新加坡是一黨專政。所以,中國覺得這個國家的模式很安全。一方面李光耀向中國領導人推銷李光耀模式,另一方面也是中國領導人“對號入座”。只有新加坡才能保持中共的發展,因為既可搞一黨專政,又可保持中共繁榮。如此可以保持權力和既得利益 所以中國歷代領導人,從鄧小平開始,頌揚李光耀。鄧小平比李光耀年長,但是李光耀實際算是鄧小平的教父、老師。是李給鄧上的課。李光耀要鄧小平用一黨專政來發展經濟,李光耀也要求鄧小平停止向東南亞國家輸出革命,鄧小平於是停止了對外宣傳革命廣播。重要的是,李光耀提醒鄧小平不必要以政治之名去對待政治之人士。因為李光耀也是如此做在新加坡,後來中國領導人也學精了。所以鄧小平及江澤民通通用刑事罪名來對待政治異議人士,用所謂擾亂公眾秩或尋釁滋事等刑事罪名對付異議人士,這些都是效法李光耀而來的。

法廣:那您認為李光耀是促進中國改革的大功臣嗎?

陳破空:李光耀作為管理者,是傑出的,在獨裁者裡面,他是取得了經濟成就的獨裁者。但我們知道但,台灣、韓國是在獨裁條件下取得經濟起飛。經濟起飛後,韓國和台灣發生了經濟變革,實現了民主化;而新加坡就一直保持政治獨裁。而李光耀對中國的影響,若說有正面的花化,那就是,當毛澤東把中國破壞成一片廢墟,經濟崩潰的情形下,重振經濟,找到了一個學習的模式,就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在一黨專政下,這在一定程度上,在經濟發展上有一定的意義。但在李光耀鼓勵下,中共堅持一黨專政,經濟開放、政治卻封閉。經濟搞活,政治搞死。所以,這樣的一套模式,可以說是誤導了,因為中國可以完全取得政治及經濟的協調。但是現在中國是腐敗滿地經濟單方面發展,腐敗深重,然後政治上矛盾很深。政治矛盾深,民主衝突加劇。而且中國與周邊國家,與世界文明國家也格格不入,這都是李光耀誤導的結果。因為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小國,與中國泱泱大國是不一樣的。一個城邦小國,就像一個公司,有一個董事長,總經理,有一個頭,有一個團隊,基本上就可以了。但是中國是一個大國,有這麼多民族,恰恰就應該是多元化,不同的民主體制,不同的文化,有各階層的民眾,有廣大的認可,恰恰就應該是多黨制,才能夠以不同的利益集團,在政府里尋找一個代表。而中國又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恰恰需要實現民主文化,他才能化解五千年專職所造成的積病。但李光耀對中國的鼓勵可以說進一步強化了中國的專制體制。這種獨裁主義的中國,更加甚囂塵上。中國經過五千年文化後,仍然陷在世界文明的末端。

法廣:您怎麼看中國媒體一致褒揚李光耀?

陳破空:中國媒體這樣做,因為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社會。我們看周邊有華人社會的台灣、香港。中共號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更不用說了,是回歸。但是中共不但無法接受台灣的民主,如果他接受,兩岸早就統一了。 可以說,中共是兩岸統一的最大障礙。因為台灣已經說得很清楚:六四不平反,兩岸不能談。亦即 中國實現民主,兩岸早就合為一體。但連一國兩制的香港都不能接受。亦即他為何學新加坡,是捨近求遠。只要哪裡沒有民主,沒有自由,他就去學習。新加坡就是一個縣城的模式,剛好新加坡又經濟繁榮。所以它這點,就找到了一個理由。但是我們看到亞洲四小龍,不只有新加坡,其他三小龍也都經濟繁榮。而且都是經濟起飛、發達。韓國、香港、台灣都能夠得到經濟的協調和發展,而中國恰恰學這個方向。它是力避民主、自由、民權、法制、人權的理念。但即使中共再學新加坡,也學不到法治精神,因新加坡學的是英國留下來的法制。英國式法制。但中共連香港的英國式的法制都不能接受,他又怎麼可能接受新加坡的英式法制。所以他學習新加坡也只學了個半調子。他可以學到新加坡式管理,學到新加坡一黨專政的有效率;但是他絕對學不到新加坡的法制精神,因為中國是一個人治國家,對法治從根本上是拒絕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