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德國《富爾達報》:不統一的強制新冠檢測毫無用處

發表時間:

中國新冠疫情大爆發和中國於1月8日開放邊境,引發德國普遍關注。德國聯邦衛生部長勞特巴赫上周宣布,自1月9日起,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實行強制新冠檢測。德國外交部警告人們,不要去中國進行不必要的旅行。中國駐德大使吳懇批評一些歐盟國家對中國旅客實行強制檢測是“歧視”行為。他還說,中國要求入境旅客出示新冠檢測陰性證明,並非針對某個國家。

La Chine fait face à une explosion du nombre de cas de Covid-19 sur son territoire depuis l’abandon de la politique dite de « zéro Covid »
La Chine fait face à une explosion du nombre de cas de Covid-19 sur son territoire depuis l’abandon de la politique dite de « zéro Covid » © ADE GAO / AFP
廣告

就德國衛生部長勞特巴赫宣布的對從中國進入德國的旅客實行強制檢測一事,《富爾達報》(Fuldaer Zeitung)批評說:只要歐洲在這個問題上不團結,強制檢測就一點用都沒有。勞特巴赫把歐洲的拼湊和無法達成協議說成是 "良好的決定",並斷言歐洲已經為中國的新冠大流行狀況找到了共同答案,這讓人懷疑這位部長現在是身在哪個歐洲。鑒於病毒在中國的迅速傳播,只有對機場和飛機上的廢水進行檢查,似乎才是真正聰明和有效的做法。因為在乘客的尿液中,可以確定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擔心。如果一種更具致病性和危險性的病毒變體被帶入境內,需要擔心的情況就出現了。

來自杜塞爾多夫的《商報》(Handelsblatt)表示,中國的醫院負擔過重,讓歐洲人嚇了一跳。出於非理性的恐懼並違背科學的建議而如此迅速地制定政策,這令人不安。基於直覺的政治可能是危險的,這本應是新冠疫情帶來的一個教訓。政治家們本應學會區分嚴肅的研究人員和喜歡自我表現的裝腔作勢者。但面對這種實際可控的複雜性,政治家們仍然束手無策。對選民不確定性的擔憂導致了針對病毒的虛假措施。新的強制檢測是一種花招,以轉移對其他領域不作為的注意力。這一先例是由意大利右翼民粹主義者發起的,但現在,歐洲各地政府都在效仿。

德國《經濟周刊》(Wirtschaftswoche)對中國新冠政策大轉變進行了分析。該刊寫道,偉大的習近平主席拉動了槓桿,14億中國人就不得不乖乖地承擔後果:脫離永久封鎖,走向大規模死亡。中國人先是把個人的生命定為最高利益,以最高利益的名義,系統地剝奪了人們的個人自由。現在,最高利益正在被貶為次要價值。中國為什麼這樣做?人們只能推測其中的原因。它可能在本質上既是防禦性的,又是進攻性的。一方面,習近平可能將抗議解讀為看似不關心政治,親政府的中產階級發起的一場看似合理的起義,反對的是中國政府對大多數人進行良好治理的承諾。因此,他熱衷於將叛亂扼殺在萌芽狀態中。另一方面,習近平顯然也相信,他的國家必須在新冠三年後,克服自我強加的新冠麻痹,再次解放自我。中國希望於2023年再次以全球運作者的身份出現。但這樣做是一種瘋狂,是純粹的玩世不恭。中國是讓新冠病毒在全球取得勝利的國家。中國也是直到最近都在實施世界上最嚴格的入境和檢疫規定的國家。但現在,它把自己標榜為“政治操縱”的受害者。另外,媒體在中國受到控制的程度也簡直可怕。幾乎所有流向德國的信息都是猜測。幾天來,在中國大約100個城市裡發生了什麼?特別是在較貧窮的省份和農村,有很多人沒有接種疫苗。奧密克戎在那裡帶來了多少人的死亡?世人幾乎一無所知,也不應該知道。但中國的幹部們近幾天來卻再次愉快地指出,西方主要敵視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並以舊殖民主義的優越姿態否認它應得的地位。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