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2023年即將過去 德中關係度過了一個什麼樣的年頭?

發表時間:

2023年是德中關係不太平順的一年。由於俄烏戰爭和中國始終維護中俄友誼、中國對台威脅和中美緊張關係、中國人權問題和廣泛的數字監控等,德國執政黨之一綠黨對中國多次提出批評。但在對中國較為友好的社民黨籍總理朔爾茨的領導下,雙方的摩擦沒有帶來大裂痕。

German Foreign Minister Annalena Baerbock takes part in a press conference with her Chinese counterpart Qin Gang after bilateral talks at the Federal Foreign Office in Berlin, Germany May 9, 2023.
German Foreign Minister Annalena Baerbock takes part in a press conference with her Chinese counterpart Qin Gang after bilateral talks at the Federal Foreign Office in Berlin, Germany May 9, 2023. via REUTERS - POOL
廣告

3月21日,德國自民黨籍教育和研究部長斯塔克瓦青格對台灣進行了為期2天的訪問,以加強與台灣在科研和教育領域的合作。這是25年以來德國政府成員首次訪台,被視為是對中國的台灣政策的強烈批評。中國對瓦青格訪台表示了抗議。德中關係有所緊張。

4月中旬,德國綠黨籍外長貝爾伯克對中國進行了為期2天的訪問。貝爾伯克要求中國利用其影響力終止俄烏戰爭,並警告中國不要武力改變台灣現狀等。由於貝爾伯克對中方語言強硬,對中國人權多次提出批評,德國多份媒體稱她是去和中國交鋒,向中國亮紅線。但中國我行我素,《柏林日報》甚至發現,貝爾伯克的到訪沒有引起中國的最大興趣。中國給她的級別待遇“相當低”。貝爾伯克訪華後,對中國的語調更為強硬。德中關係進入緊張狀態。

5月初,中國時任外長秦剛訪問柏林,為德中政府磋商會議鋪路。貝爾伯克雖然表面上笑臉相迎,但媒體認為,雙方關係緊張,走不到一起。6月6日,德國社民黨領袖克林貝爾訪問北京,繼續為政府磋商會議鋪路。北京高規格接待了克林貝爾。

6月20日,德中政府在柏林舉行了政府磋商會議。兩國希望繼續擴大雙邊關係。朔爾茨表示:“我們沒有在經濟上和中國脫鉤的興趣。”朔爾茨還對中國不向俄國供應武器表示了肯定。朔爾茨在此再次為德中關係定了調, 並緩和了雙邊緊張局勢。這次會議也給德國新任總理李強帶來了首次訪問德國的機會。德國媒體顯示的是李強和朔爾茨兩人十分融洽說笑的鏡頭。

7月份,德國政府推出了爭論已久的中國戰略,不要求和中國脫鉤,只要求減少對華依賴。但中國政府始終重視德國,願意和德國擴大合作。

9月份,貝爾伯克訪問華盛頓,接受美國電視台採訪時,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獨裁者”,引發外交風波。中方表示了抗議。但貝爾伯克沒有撤回自己的說法。

在經濟上,德國綠黨籍經濟部長哈貝克做出了多個阻擋中國影響力的動作。但德國經濟持續走低,讓人懷疑他是否有當經濟部長的能力。哈貝克扶持德國採礦業,以減少德國對中國稀土等原材料的依賴。德國經濟部越來越多地通過審批程序,拒絕來自中國的投資。歐盟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哈貝克立即表示歡迎,儘管德國自己也補貼其電動汽車。到年底,哈貝克又出招,欲通過獎金扶持德國太陽能產業,以抗衡中國的廉價競爭。儘管哈貝克多次呼籲德國企業減少對華依賴,但大眾汽車和化工巨頭巴斯夫繼續大力投資中國。中國華為是否將排除在德國5G建設之外,仍然還是個懸念。

2023年的德中關係雖然多次出現摩擦,但中國繼續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由於德國經濟走勢不佳,德國財政預算緊張,哈貝克的活動餘地已在縮減。但德國政府來年顯然將繼續削減對華依賴。

中國的人權問題繼續受到德國綠黨的批評。社民黨則始終比較溫和,較少公開批評這一點。在台灣問題上,德國不希望看到中台緊張局勢繼續惡化,因為德國的芯片很多來自台灣。這也就是為什麼德國計畫大力補貼台積電來德建廠。

台海局勢是德國人擔心的大問題。在烏克蘭戰爭和以哈戰爭難以結束的背景下,人們不希望看到中國武力攻打台灣,地球上出現新的戰火。儘管美國總統拜登曾向朔爾茨施壓,要求德國緊跟美國,制裁中國,但德國並沒有這樣做。如果中國能進一步緩和台海局勢,並加快本國經濟的復蘇,在朔爾茨的領導下,2024年的德中關係有望繼續溫和和平穩。

瀏覽其他章節
  • 01:37
  • 04:36
  • 04:27
  • 04:16
  • 04:23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