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法蘭克福彙報》:加沙局勢將繼續艱難

發表時間:

中東戰爭給世界帶來新的動蕩。加沙地帶出現大規模逃亡。德國外交部發出了前往以色列、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地區的旅行警告。德國聯邦國防軍的三架飛機將從以色列撤僑。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於本月13日突訪以色列,以示對以色列的扶持。德國總理舒爾茨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於14日通電話,雙方一致認為:應避免真主黨民兵干預中東衝突,以免戰火蔓延。

加沙地帶出現大規模逃亡
加沙地帶出現大規模逃亡 AP - Fatima Shbair
廣告

《慕尼黑墨丘利報》就貝爾伯克訪以評論道:在對猶太人的歷史性大屠殺後,德國將自己視為以色列的理想保護國。貝爾伯克是哈馬斯暴行之後第一批到訪以色列的訪客之一。她在這個保受創傷的國家也找到了正確的說法。她說,“在這些日子裡,我們都是以色列人。”但人們希望不僅僅是在這些日子裡,而是在當猶太人捍衛自己的生命權引發的仇恨沸騰的時候也應如此。顯然,如果以色列想要捍衛自己的生存權,就必須摧毀哈馬斯。要做到這一點,沒有可怕的畫面和許多平民受害者是不可能的。

《法蘭克福彙報》指出:與其他政客一樣,外長貝爾伯克呼籲哈馬斯立即釋放人質。但不幸的是,人們不能指望恐怖主義民兵會聽從這一呼籲。加沙的局勢仍將很困難,而且不僅僅是在軍事上。

《柏林晨郵報》認為,外長貝爾伯克對以色列的自發訪問與德國聯邦國防軍在需要時提供軍事援助一樣正確。德國對以色列負有的歷史責任應該擺在第一位,而且應該永遠如此。

《法蘭克福評論報》就加沙地帶出現的逃亡局勢表示,阿拉伯聯盟必須採取行動,落實其最近聲援巴勒斯坦人的言論。人們需要食物和醫療。在存在疑問的情況下,22個國家中的一些國家將不得不接收難民。以色列軍隊在對抗哈馬斯的鬥爭中將主要追求軍事目標,但美國、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還必須採取更多行動。僅僅支持以色列並正確排斥哈馬斯是不夠的,以色列的西方盟友還必須努力確保加沙地帶的平民能夠受到保護,免受軍事衝突的影響。

就中國對以巴衝突的反應,德國編輯部網絡寫道:中國派遣特使前往該地區,以便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進行調解,達成停火和和平。但中國在這場衝突中並非中立。迄今為止,中國僅對以色列戰爭發表了極為謹慎的評論。儘管北京政府譴責雙方的暴力行為,但從未具體批評哈馬斯的恐怖襲擊。這使得王毅外長周日(10月15日)直接譴責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平民進行“集體懲罰”的聲明更為沉重。按他的說法,以色列的舉措超出了純粹的“自衛”範疇。中國的表態再次打破了西方的外交瓷器。與烏克蘭戰爭一樣,當前的中東衝突再次讓中國陷入了戰略困境。中國新的外交政策是由極其矛盾的自身利益來驅動的。一方面,北京現在是以色列最重要貿易夥伴,年貿易額近250億美元,而且趨勢在上升。但從歷史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以來,始終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團結的基礎是支持南半球被壓迫人民獲得解放的共產主義學說。這種團結甚至到了讓毛澤東公開要求毀滅以色列的地步。中國玩的是雙重遊戲。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