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李克強:一位無法施展才華的總理

發表時間: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忽然去世,引發德國媒體多方關注。媒體普遍哀悼他是一位有能力,但無法施展才華的總理。

China's Vice Premier Li Keqiang attends a meeting with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Jose Manuel Barroso at the EU Commission headquarters in Brussels in this May 3, 2012 file photo.
China's Vice Premier Li Keqiang attends a meeting with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Jose Manuel Barroso at the EU Commission headquarters in Brussels in this May 3, 2012 file photo. REUTERS/Yves Herman/Files
廣告

《法蘭克福彙報》表示,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李克強擔任了十年總理。但習近平越來越多地把他邊緣化。雖然李克強不久前還是中國的總理,名義上的第二號人物,但李克強最後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他一生被視為是經濟的朋友,屬於既不是習近平的忠誠者也不是受惠者的少數幾個人之一。他更多地是前任國家主席和黨總書記胡錦濤的心腹。李克強的去世是中國一位級別最高的經濟改革者的離世。

德國《明鏡》周刊表示,李克強曾在北京大學學習法律,並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但他在北京的崛起始於一個錯誤的開始。即將離任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實際上想讓他的門生成為一個強人。但由於其強大的前任江澤民周圍的上海幫,該計畫失敗了。江澤民將習近平推為新的領導人,李克強被拋在後面,但至少當上了總理。隨着他的靠山胡錦濤提供的保護逐步減弱,他的運氣也逐步離他而去。習近平通過讓黨的工作組和委員會接管政府工作,有效地剝奪了政府的權力。

德國《時代周報》認為,李克強雖然名義上是一位很有權勢的政治家,但他並沒有多少活動餘地。多年來,有關李克強健康不佳的小道消息一直存在。外交官在秘密談話中表示,在他出訪期間,長時間的休息總是必須納入計畫中。李克強在任期內特別倡導私營經濟。任期即將結束時,他試圖通過增加政府支出來遏制新冠危機造成的經濟衰退。

德國《商報》表示,李克強很長時間被視為是改革者,直到他在習近平的統治下失去了影響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之一也許是對李克強最大的羞辱。在2022年10月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上,擔任總理的李克強坐在習近平主席的左邊。當他的前保護人,習近平的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被請出會場時,胡錦濤無奈地拍了拍李克強的肩膀,李克強點點頭,但沒有動。他困惑而又僵硬的朝前看着。數月後,胡錦濤才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而李克強則作為中國政壇的跛腳鴨度過了他作為總理的最後幾個月。現在,李克強因心臟病突發意外去世。

德國電視二台認為:李克強是有能力的,但卻沒有影響力。作為第一位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國家領導人,李克強失去了前任們一直承擔的對經濟政策的全部責任。他的決定和他對中國經濟的分析經常遭到習近平最親密顧問的公開反駁。這也使他的權力和地位受到影響。儘管他從來都不是獨自掌舵,但他經常成為日益嚴重的經濟問題的替罪羊。2012年宣布的結構性改革缺乏力度。國有部門變得更加重要。李克強2015年談到他的努力時無可奈何地說,“這不像剪指甲,而是像在自己的肉上開刀。”

柏林《每日鏡報》也認為:李克強是一位有能力的總理,但被習近平剝奪了權利。當李克強成為第一位接任中國總理的中國經濟學家時,人們寄予厚望。但他缺乏進行必要改革的力量,因為習近平奪取了所有權力。

《南德意志報》發表悼文說:李克強主張自由主義並提倡改革,他被視為是習近平主席的對立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