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通過23條立法進一步扼殺香港

發表時間:

歐洲議會選舉日益逼近, IPSOS民調機構針對歐盟18個國家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各國極右翼政黨將在6月9日的選舉中崛起,獲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加沙地區的停火談判仍在繼續,阿拉伯世界以及西方國家領導人已將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之後誰來接班的問題提上日程;法國越來越多的成衣店鋪難逃倒閉厄運,失業人員面臨轉行困難;法國著名信息科技服務公司源訊ATOS公司陷入債務危機,前景黯淡;這是3月20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開篇新聞話題;關於中國,《解放報》刊出兩篇報道,分別披露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正式獲得通過,以及中國在南海的威脅對菲律賓平民的影響;《回聲報》則報道了中國準備取消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的消息。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立法會三讀通過23條立法

3月19日星期二,香港立法會三讀一致通過了基本法23條立法,相關條例納入2020年6月推出的香港國安法,將更加嚴厲地鎮壓反對派人士。《解放報》指出:如果需要進一步確認中國政權對香港的政治封鎖,3月19日的投票就是一個堅實的例證。

立法會委員全票通過了有關國家安全的全面立法,置香港於令人擔憂的新法律時代,凸顯了對這片前自治領土安全的破壞和鎮壓,將對待香港的政策與中國內地標準接軌。

第23條立法的審議速度可謂異常迅速。從3月8日法案提交立法會到19日獲得通過僅用了11天。香港特首李家超甚至縮短了在北京出席全國人大會議的行程,提前於3月5日返回香港以啟動立法程序,加快立法進程。

《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要求香港製定自己的法律,嚴懲叛國、叛亂、間諜活動、竊取國家機密、破壞國家安全、煽動叛亂以及境外干預等罪行。此一立法條款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迫擱置。2003年,國家安全法立法的首次嘗試,在大規模的民主抗爭運動下遭遇失敗。

至2020年,國家安全法終於在北京的主導下繞過立法者獲得通過。疫情爆發後,北京政府最終得以壓制抗議、實施相關法律。從而違背了關於“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承諾。

2021年,立法會還通過了一項旨在“改善香港半自治地區選舉制度”的改革。根據這項改革,只有“愛國者”才有權參選,民主派候選人一律遭到排斥,數十名民選官員、活動人士、記者、律師和民間社會代表遭逮捕。

報道最後不無諷刺地指出:二十三條立法加重了量刑力度,旨在防止任何挑戰和質疑北京的行為。好像香港的反對派和獨立之聲還沒有被消滅掉一樣。

南中國海:馬尼拉民間對北京威脅的回應

《解放報》刊出的另外一篇報道,揭示了生活在南中國海小島-仁愛礁(托馬斯沙洲Second Thomas Shoal)的菲律賓民眾的日常生活。

地處南海的仁愛礁,棲息着約200名菲律賓平民。在中國與菲律賓加劇對峙,以控制南海富含石油、天然氣和魚類產品的背景下,這些依靠軍隊維持生計的平民承受着來自北京船隻的持續壓力。

1999年,菲律賓將海軍運輸艦馬德雷山脈號擱淺於仁愛礁以宣示主權,令其成為該國在南沙群島的前沿基地。南沙群島是該地區大多數國家存有爭議的群島,也是北京與馬尼拉之間緊張局勢的核心。

2022年當選的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明顯與美國交好,打破了前任的親華政策。小馬科斯上台以來,在兩國共同防禦條約(EDCA)的框架下,將對華盛頓開放的軍事基地數量增至九個。

近年來,菲律賓補給船常常遭遇中國艦隊水炮攻擊。最近的一次發生在三月初,中國艦隊用水炮射擊並進行攻擊性演習,導致四人受傷,也擾亂了當地平民的平靜生活。菲律賓軍隊不斷譴責中國的恐嚇企圖,該國總統則承諾要捍衛國家領土完整。

中國準備取消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

《回聲報》報道了中國準備取消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的消息。

隨着北京與堪培拉關係的改善,正在大洋洲訪問的中國外長王毅周三與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舉行了會晤。

雙方關注的議題將涉及廣泛的地緣政治,尤其將圍繞取消影響澳大利亞葡萄酒等海產品的最後貿易壁壘、西海的穩定以及中美之間對話的必要性等問題展開討論。

兩國外長的會面將有助於消除三年半以來的種種障礙,此舉深受澳大利亞葡萄種植者的期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