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社會

香港財赤料再續數年 破紀錄長 考慮加費 財爺望保國際競爭力

香港連續五年出現財政赤字已成定局,政府原料下個財政年度能轉虧為盈,但財政司長陳茂波改變口風,指收支平衡「可能要延後多兩年」才出現。這意味香港將打破香港回歸中國以來連續最長財赤時間紀錄。財爺為此聲言考慮增加公共服務收費,以保香港國際競爭力。不過,有學者指出,加費對減少財赤的功效不大。

財政司長陳茂波(中)在預算案諮詢會上透露加新稅,翌日又說以加費作開源。
財政司長陳茂波(中)在預算案諮詢會上透露加新稅,翌日又說以加費作開源。 © (財政司長網誌圖片)
廣告

俗稱「財爺」的財政司長陳茂波,在去年2月發表本年度(每年4月至翌年3月)的財政預算案中指出,香港將於2025/26年度起回復收支平衡,有近100億港元(下同)的盈餘,其後兩個年度的盈餘更會增加四倍和七倍,但他先是改口聲稱「下年度(即2025/26年度)繼續出現赤字的機會不能抹殺」,後又在本月6日的預算案諮詢活動上進一步表示,達到收支平衡的時間,「可能要延後多兩年」。

中國在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後,香港曾在2000/01年度至2003/04的四個財政年度內出現赤字,而本年度已肯定會有逾千億元港元(下同)的赤字,相當於預算案估計的一倍,意味今次自2019/20年度起出現的財赤,將會連續五個年度出現,超出之前連續出現財赤的年度數目。而按財政司長的說法,是次連續出現財赤的年數,會在破紀錄的基礎上再增加。

上述的「破紀錄」可能令人質疑港府有否違背有香港小憲法之稱的《基本法》秉訂的財政紀律,因為《基本法》第107條規定,港府財政預算須「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最現實的是,政府連年出現財赤可能會令國際評級機構降低該經濟體的評級。

香港經濟復蘇不似預期,庫房收入大受影響。股市成交量和恆生指數下滑令印花稅減少,樓市疲弱令本年度賣地收入至今只及預算850億元的一成半,有評論認為,港府把庫房扭虧為盈的時間推遲,是經濟前景不樂觀的表現。

先談研收投資增值稅 後稱考慮加費

面對財赤,港府考慮引入新稅種。陳茂波在諮詢會上透露,資本增值稅是政府研究的一個範圍。但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指出,因應金融投資收益所得而徵收的資本增值稅或股票利息稅等稅項,多是經濟發展蓬勃時開設,而非窮途末路時推出,憂慮這只會令資金撤出香港,轉往其他地方;另外,香港優勢在簡單稅制,稅種愈多,吸引力將大減。

他在諮詢會翌日(7日)發表的網誌上補充,香港現正拼經濟,需要保持香港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以吸引投資;亦須鞏固營商信心和維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優勢。他續稱,一些公共服務的收費已多年未作調整,一些以「用者自付」原則提供的服務,收入亦未能收回成本,「也許是時間作出檢視」。但他表明,會考慮市民的負擔。他沒有明言會增加那些服務的收費,但翻查紀錄,每年2000元的商業登記費,自1999年起未有加費;涉及千家萬戶的水費,更是自1995年後未作調整。另外,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丶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麥萃才在電台卯目中表示,港府正面對財政壓力,公共服務按通帳調整是無可厚非,但公共服務收費的收入只佔庫房一小部分,相關調整未能解決目前困境。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亦認同,上調服務收費難以幫助財政收入以至彌補數百億元的缺口。他指出,港府過往過於依賴賣地等非經常性收入,在賣地收入遜預期,薪俸稅又受移民潮影響的情況下,財赤將難以在數年內扭轉至恢復平衡,而發債亦並非可持續的辦法,須設法解決稅收問題,相反,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狄志遠則促請港府和中央政府着力推動本港經濟發展,認為這才是治本之道,而加費只會增加市民反感。

陳茂波亦表示,長遠而言,增加收入的關鍵在於經濟發展蓬勃。對於香港近期發債數量大增,他指出,本地的借貸比例約為生產總值的 4.5%,即使香港連續五年發債 650億元,以及繼續推動基建發展,五年後有關比例亦不足10%,呼籲社會毋須擔心政府財政問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