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美國批23條立法助中港跨國鎮壓 新華社發文誅心兼造勢

在港府聲稱有關國家安全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獲大多數市民支持後,美國政府首度開腔,指該法定義含糊,足可令異見噤聲,破壞「一國兩制」框架,將密切關注立法對在港企業和公民的影響。但聲明一如其他批評聲音般受到港府反對,而新華社則從意圖出發,發文批英美政客反對立法,是要繼續在香港製造亂局,進而實現亂港遏華的圖謀,重申港府一定會儘快完成23條立法。

美國批23條立法助中港跨國鎮壓 新華社發文誅心兼造勢
美國批23條立法助中港跨國鎮壓 新華社發文誅心兼造勢 © 麥燕庭
廣告

 

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三年多並控告近三百人和公司以國安類罪行的情況下,港府展開只有30天丶且表明會成立專隊反駁「錯誤言論」的公眾諮詢,最終收到1.3萬份意見,當中近九成九對立法表示「支持及提出正面意見」的。但與2002年底的有三個月的23條立法諮詢相比,當局現時收到的意見,只及當年近11萬份意見書的一成二,而且主要是對立法表達憂慮,擔心人權和自由受損。當中,還未包括民間團體在當年平安夜公布的19萬名市民反對立法的簽名意見。

2002至03年的23條立法最終以失敗告終,因為當年約一成香港人口於7月1日上街遊行而令部分立法會議員撤回對草案的支持,使政府有感未能在立法會通過而擱置,直至會期結束而失效。

但現在的質疑或反對聲音絕大部分來自海外,最新的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米勒(Matthew Miller)於當地時間周三(28日),即諮詢期結束之日發表聲明,指一直密切監察23條立法對在港美國公民丶投資和公司的影響,尤其是建議中有關「國家秘密」和「境外干預」那寬泛而含混的定義,將可令人因恐懼被拘禁而使異見消聲。

美國亦關注中港當局會繼續藉《基本法》23條實行跨國鎮壓,以恐嚇和限制美國公民及居民的言論自由,因為港府的立法建議賦予法律具有域外治權,令當局可對身處海外人士執法。

聲明總結,訂定這樣一條新的國安法,彰顯中國進一步違反國際承諾和破壞「一國兩制」框架,相信23條立法與已經削弱港人自由和權利的《國安法》會產生疊加反應。

自去年7月起,港府藉《國安法》懸紅100萬港元通緝13名身處海外的民主派港人,當中包括美國公民邵嵐和現居美國且獲政治庇護的許穎婷。邵嵐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擔任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而許穎婷則是在美港人組織「我們是香港人」的總監。至於其他被懸紅通緝者則散居於英國丶澳洲等地。

新華社發文質疑批評 信港府儘快立法

對於美國的聲明,港府即晚回應稱,對美方的「偏頗和具誤導性」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反對,敦促美國立即停止就 23條立法説三道四,干預屬於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港府發言人指出,就危害國家安全罪行訂立域外效力是必須的,否則就等如縱容別有用心者在境外從事危害國安活動,強調這是各地通行做法;發言人又反指美國經常對別國公民實施「長臂管轄」丶單邊制裁。 

另外,新華社發表署名「港澳平」的評論文章,指「反中亂港份子」和「心懷叵測的各種外部勢力」不出意料地對 23條立法深感害怕,竭力阻撓立法。美英等國的政客和媒體干擾 23條立法是要讓自己可以有機可乘,繼續在香港製造亂局,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進而實現亂港遏華的圖謀。

這篇題為《公衆諮詢彙聚儘快完成23條立法的強大民意》的文章,高度評價港府的公眾諮詢,指結果彙聚了儘快完成立法的強大民意,為後續推進立法奠定堅實基礎, 相信港府和立法機關一定會順應民意,儘快完成23條立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